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宇宙是怎么形成的?
2024-12-01 11:58:23 责编:小OO
文档


现代科学家相信宇宙大约在150亿年前由一次大爆炸开始形成。在大爆炸发生前,所有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极热、极密的状态。随后,大爆炸发生了,物质四散,宇宙空间开始膨胀,温度随之下降。在此过程中,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逐渐形成。

“大爆炸理论”由伽莫夫于1946年提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主要的一种理论。相比其他宇宙模型,它能解释更多观测事实。该理论认为,宇宙经历了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大规模爆发。在这个过程中,宇宙体系从一个平衡状态开始,物质密度从高到低演化。

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早期温度极高,达到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大,整个宇宙体系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宇宙内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随着体系的不断膨胀,温度迅速下降。当温度降至约10亿度时,中子开始失去稳定,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形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的形成便由此开始。

当温度降至约100万度时,早期化学元素形成的过程结束。此时,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进一步降至几千度时,辐射减弱,宇宙间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这些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进一步形成各种恒星体系,最终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宇宙。详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