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进步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课堂上,学生需表达个人观点;课后,与同学、教师及家长交流思想,均需清晰流利的语言。步入社会,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是不可或缺。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有限,学生在沟通交流时,往往缺乏对象感和场合感,言语不够文明,缺乏礼貌。在表达观点时,他们往往思路不清晰,偏离话题,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
本课题旨在探索适合农村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途径,提升他们的沟通技巧。通过研究,我们希望学生能够:
1. 注意交流的对象与场合,学习文明得体的交流方式。
2. 耐心倾听,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 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晰、连贯,不偏离话题。
4. 注意表情和语气,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5. 根据需要调整表达内容和方式,提高应对能力。
6. 能准确讲述见闻,内容具体、生动。
7. 能就适当话题进行即兴演讲,表达观点,增强说服力。
8. 在课堂内外讨论时,积极发表意见,有条理、有根据,能准确把握讨论焦点。
操作步骤包括:
1. 组织学生参与(从初一新生开始)
2. 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3. 在各科教学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4. 创设情境,进行实际考验
5. 选择话题,推出优胜者(必要时进行辅导)
6. 每学年编辑存档并制作光盘详情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