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了多家幼儿园和小学,了解到孩子们普遍存在咬铅笔的习惯,尤其是在上数学课时更为明显。老师们表示,孩子们在听讲和绘画时,常常不自觉地将铅笔放入口中,甚至会以“谁的铅笔咬得最厉害”来相互比较。
专家指出,这种习惯背后的原因多样。首先,孩子们刚离开母亲的怀抱不久,对母乳的依赖容易转移到常用的铅笔上。此外,咬铅笔在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尤为普遍。家长对被啃咬得斑驳的铅笔感到担忧,尤其是铅芯、橡皮头等部分。
咬铅笔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铅笔表面的油漆、木材、黏合剂等材料可能含有害物质。市场上的一些铅笔表面印有卡通形象,油漆中含有甲苯等有害物质。部分铅笔表面含有金属铅,而劣质铅笔含铅量更高,存在铅中毒的风险。铅中毒会损害孩子的神经系统,影响智力成长和视觉功能。
此外,咬铅笔可能导致口腔癌。孩子在啃咬削尖的铅笔时,会戳破口腔黏膜,形成溃疡-修复-愈合-戳破-再溃疡的恶性循环,导致自伤性溃疡,长期反复发作的自伤性溃疡是儿童引发舌癌、唇癌、颌癌等口腔癌症的主要原因。咬铅笔还会导致牙齿排列不整齐,出现“铅笔型”的豁口及咬合障碍引起的“畸齿”现象。
专家建议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咬铅笔的行为,应立即制止。同时,家长应为孩子选择外观设计较为朴实、制作材料安全环保的铅笔。市面上已有部分原木制成的铅笔,无任何油漆遮盖,对原材料和制造工艺要求更高。这类铅笔对不自觉咬铅笔头的学生来说,多了一道安全保障。
中国国家轻工业铅笔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卢靖强调,铅笔是学生最常用的文具,尤其是低龄段学生的书写学习。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使用铅笔,重视并防止孩子养成咬铅笔的习惯。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