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作机械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理论的第二个阶段。这一哲学流派采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视角来探讨宇宙、自然界以及认识论问题。17和18世纪的西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它的典型代表。该学派认同世界是物质的,并在对抗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物体是于人类思想的存在,是世界一切变化的基础。他坚持只有具有广延的物体才是真实存在的,并以此观点支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同时批判了宗教神学和笛卡尔的二元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包含某些辩证法要素,但其主要特征在于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在历史领域中仍然坚持唯心主义立场。该理论将所有运动简化为机械运动,试图用力学原理解释所有现象;否认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以及事物内部矛盾导致的发展变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不变的,变化仅是数量上的增减或位置的改变,否认质的变化和飞跃;忽视了人的社会性,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将认识看作是直观、消极和被动的反映,将社会意识中的抽象理性、天性、情感等视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而诞生,代表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然而,随着社会历史和科学进步,它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取代。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