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第三选择》简书
2024-12-01 11:31:48 责编:小OO
文档


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这本书能帮助你处理婚姻问题,解决工作难题,面对孩子的问题,走出财务困境,帮客户解决问题,处理可能会打官司的问题……总之,这本书是用来解决一切问题的。
如果你真的足够主动积极,愿意相信学习可以改变自己,并且愿意把自己所学应用到生活中,那么这本书将成为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一、什么是第3选择
面对任何问题,普通人都会产生两种选择:打或者逃;我赢或者你赢;反抗或者忍受;成功或者失败;支持或者反对。第一选择是什么?我打败你。第二选择呢?我认怂了,你打败我。第三选择呢?第三选择是咱们俩共同找到一个解决方案,而且这个解决方案是对咱俩都有好处的。
第三选择不是仅仅来自于妥协,第三选择的核心是创造力,而这个创造力来自于哪呢?来自于咱方愿意一块创造,而不是来自于我必须打败你才行。
大多数冲突是两方面的,我的方法和你的方法,通过协同,我们可以得到第3选择——我们的方法。
我们的认知模式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决定着我们得到的结果。
西灶纤方人的思维是把所有问题都转化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么做的好处是把所有事情都标准化、模块化,标准化后就可复制,易复制。最重要的是当可复制标准化了以后,就不用依赖任何能干的人。
目标:第三选择思维者的目标不是报复,而是重建。
二、协调思维模式
1、思维模式一——我看到自己(主人翁何在)
我看到自己:将自己看作一个有判断力和行为能力的独一无二的个体。翻译成中国禅宗的语言就是主人翁何在:现在掌控你的这个人是你自己还是你的情绪?生活中你做的事,很多不是你想做的事,而是你的情绪主导的。听起来很容易,但事实上我们常常只看到自己的身份和所代表的派别。常常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身不由己的。
的人格:自己有自己的判断。举例:雨果回复法国人抢砸圆明园。
最重要的是你要提醒自含裂己一件事儿,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况,你作为一个人你永远都拥有选择的权利。具体可参考心理学意义疗法的奠基之作《活出生命的意义》。
要想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你得有完整的自尊体系。你的尊严感来自于你的内心、你对自己的评价、你知道自己是个好人、你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你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就算别人瞧不起我,对我的尊严感怎么样,没有影响,这样就不容易被激怒。
我找到自己是很难的,就你要经常提醒自己说此刻是我的选择吗?这是我所做出的选择吗?还是我在情绪之下做出的选择还是我为了面子被逼做出的选择?我有没有摆脱我身上的标签,作为一个人单独地做出了一个选择。当你有这个东西在的时候,你发现你很难被别人激怒。
强大的人只追求怎么解决问题,怎么让这个事变得更好,怎么能够把我们大家的福利提高。而常常觉得自己所作所为都是身不由己的这些人,就是看不到自己的人。因此遇到难题就会告诉你说,“没办法,只能这样了”。这样轻易放弃选择的权利,你是无法看到自己的。
2、思维模式二——我看到你(视他人为人而非物)
很多时候我们在和他人打交道之前就已经对对方下了定义,贴上标签。“他是一个富二代”,“他是一个官僚”,“他是一个奸商”,“他没什么文化”……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身份,一种定义,甚至包含着仇恨和偏见。当你无法感知到对方和你一样是个人的时候,你永远不会想要和他探索第3选择。
所以我们需要给到对方一些机会,我们需要把对方看做是人来协商,而不是简单的看作是一个标签、一个东西。这时候你才会愿意来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说今天我要搞定你,今天我要打败你。生活中很多人谈判之前就决定了我要打败你了。
3、思维模式三——我找到你
我找到你的意思是三言两语就令到对方情绪缓和,就能够令到对方变成一个正常的人而不是一隐老仿个刺猬。【办法】:面对冲突而不是回避或自卫。当你与别人见解不同时,最好的应答是:“你不同意?我需要听听你的想法”。邀请对方开始跟你沟通并且切实采取行动。在这一步需要极强的倾听能力,尤其是双方情绪激动的时候,更需要能够学会同理心倾听,而不是急于反驳和争辩。
中国道家教给我们的,让一个人情绪恢复正常最好的方法是令他点头。
我找到你这一步,非常重要的是控制住对方的情绪,减少对方的防卫心理,然后说我能够理解这个事让你很意外,我知道要做这样的决定不容易。
4、思维模式四——我和你协同
找到一种更好的从未想到过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击的循环。在这一步当中需要很好地使用头脑风暴的工具,不要在创意的过程中过多的评判和争执,鼓励大家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直到能够满足双方的最基本需求。必须要相信能够找到第3选择,这一步才会有好的效果。
创造协同的四个步骤:
①【询问】, 问对方: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这是个性的问题,可以让对方减少防御,与你一同探索实验;
②【界定】, 双方讨论“更好”究竟意味着什么;更好的条件是什么,要达到的底线是什么?把双方所需要的更好的基本条件都列举出来;
③【创造】双方共同努力,去探索和创造一个可以达成界定条件的第3选择;
④【达成】当形成真正的第3选择时,协同各方会群情激奋,这时达成了协同。
三、不同的第3选择
1、职场中的第3选择
案例:员工要求涨薪
【情绪认同,反应情感】→【充分沟通】→【创造协同】
老板不怕员工想要钱,你只要想要钱,那好,咱们来谈谈怎么让你挣更多的钱。把员工当作人而不是对手,你愿意倾听,员工才愿意协同。双方充分沟通,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老板最怕员工说我无所谓,当一个员工是这种态度的时候,你发现你激发不了他。
2、家庭中的第3选择
案例:父亲处理女儿和吸毒者交往的事情
【协同】是家庭的本质。家庭本身就是一种第3选择,它以两个的人相结合的婚姻开始。我们要珍惜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差异。
生气的原因是什么?生气的原因来自于骄傲,叫我执增强了。你觉得自己不应该被这样对待,你觉得你凭什么这样对我。就当你有这个想法出现的时候,你的那个愤怒情绪就出来了。
学佛唯一的一件事就是让你知道自己跟别人是一样的,你只是芸芸众生当中的一个,你身上最光亮的东西叫佛性。所以悟的时候就是佛,就是觉者,迷的时候就是众生,就这么简单。
生活中的痛苦就是来自于你们认为自己不应该承受痛苦,因为痛苦发生在别人身上,你劝得特别好。为什么小小的一个痛苦到了你身上就不行了呢?因为你骄傲,因为你觉得你跟别人不一样,你觉得别人可以承受,但是我不行,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你看当你的自我一膨胀,你的痛苦就来了。
3、其他第三选择:校园中、社会中、全世界、法律中等。
四、第三选择的人生
一个人笨就是干什么事埋怨什么事。一个人开心就干什么事都开心。
有这本书叫《幸福的方法》,当我们把生活分成工作和休息这两个的时候,你的生活其实变得特别的痛苦,就在这两者当中不断地激荡。此时你可以做出第三选择,叫【贡献同时享受人生】。
①活在当下,坚持重要的工作就在眼前,而不是以后;放弃【等我…就好了】的想法;
②第3选择的逻辑就是准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拥有更好的生活;
③第3选择的思维会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让时间更有价值;
④有一个愿意为之奋斗的使命。如果你给自己找到了一个人生永久的使命,你就可以永远活在高潮当中,选择奋斗同时也选择了享受;
⑤人生是一项使命,而不是一项职业,我们不应该期待永久的假期。
五、由内而外创造第3选择的20个建议
当你试图解决问题而事情的发展不如你所愿时,难免会感到挫折。问题越重大,就越需要内在的安全感和力量;
身为第三选择思维者,你的成功会【由内而外】。你越是要处理重大议题,就需要更多的内在意志和力量。
①不骄傲自满,放下自己总是正确的想法。
②学会说“对不起”。
③快速宽恕被轻视的感觉。你可以选择是否被冒犯,如果你感觉被冒犯到,那么就别理会这种感觉。
④不要给自己或他人太大的承诺,从小承诺开始。
⑤顺其自然,继续远行。
⑥广泛阅读。
⑦每天尽量去锻炼身体。
⑧保持充足的睡眠。
⑨研读鼓舞人心或者神圣的作品。
⑩给自己一些时间,安静地去思考。
⑪对身边的人表达爱和谢意。
⑫合理地运用你的双耳和嘴巴。
⑬学会用时间、真心、宽容和肯定去慷慨待人。
⑭不要去与别人比较。
⑮心存感激,并且善于表达出来。
⑯秉着无尽的热情去为他人发现和创造伟大的胜利。
⑰当事情不顺利的时候,可以先休息一下。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