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分赞同这种说法。当然,这并不是说子女不够孝顺,而是因为将来子女们也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他们也会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最近傍晚时分,我和丈夫经常会去建大校园散步,我们还就此问题进行过深入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应该依靠自己的养老金来养老,不给子女增加负担,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的目标是,从一开始就不依赖子女来养老,而是要自己积累足够的养老金,以便在将来不需要拖累任何人。我们刚刚四十多岁,还有足够的时间来为退休生活做准备。这种想法也是在与一些老年人交流后形成的。
1、我曾经与一位姓李的大姐共事,她今年55岁,有一个儿子。她家的情况颇具代表性。先谈谈李大姐的父母。李大姐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父亲是离休干部,母亲也有退休金,虽然不多。他们的生活原本还算不错,但没想到十几年前,李大姐的母亲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李大姐的兄妹三个轮流照顾了几个月后感到难以承受,于是决定将母亲送入养老院,用她的养老金支付费用。俗话说的“久病床前无孝子”在这里得到了应验,李大姐的母亲在病床上瘫痪了整整十年。最初放弃的是儿子,连每月的例行探视都停止了。瘫痪在床的母亲,后来变得非常折腾,让女儿感到痛苦不堪。李大姐的父亲因为觉得脏不愿意去养老院探望。幸好母亲有养老金,可以支付养老院的费用。母亲刚刚去世,李大姐的儿子又开始出现问题,闹离婚。为了给离婚的儿子找对象,李大姐操碎了心。现在儿子虽然结婚了,但因为没有稳定工作,自己的老婆和孩子都不知道如何养活,将来怎么可能指望他来养老?李大姐说:“幸亏我有养老金,将来得靠自己了。”她已经卖掉了济南的房子,搬到了烟台海边,用卖房剩下的钱作为养老金,将来就靠自己的钱养老。
2、与我住在同一栋楼的一位阿姨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她早起买早餐时,经常会遇到一位70多岁的阿姨。这位阿姨比较“佛系”,虽然现在住在儿子家帮助儿子接送孩子,但是她在济南市中心有自己的房子,当儿媳不需要她照顾孩子时,她就会回到自己的家养老。“我有自己的房子,我家在市中心,比这里繁华得多,小区里也有我们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陪伴,我们老两口不靠儿子养。”阿姨说,他们都有退休金,不需要向儿子要钱,每月还可以帮助儿子一家。“从年轻的时候我们就想好了,尽量靠自己,所以我们自己有存款预备着不能动弹的时候请保姆。儿子儿媳他们也忙,哪有空天天照顾我们?”阿姨说,儿子儿媳不照顾,并不意味着她们不孝顺。将来科技发达了,能指望科技的还是指望科技。所以老人家里买了扫地机,洗碗机,电饼铛、电饭煲等等,还学会了“滴滴打车”,学会了叫“外卖”。年轻的时候不存点钱,不锻炼身体,等生病住院了,大笔花钱了,才傻眼了,那是不行的。人老了,最大的问题就是生病,一生病,花钱多了,问题就来了。如果没有存款,都要儿女承担,可能会让他们烦恼,或者让他们为难;还有的儿女因为医药费的分摊而闹僵的。所以在我们还不老的时候,就要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都有的前提下,尽量多攒点钱,为将来做准备。当然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