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重阳登高有什么原因
2024-12-01 13:00:06 责编:小OO
文档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名为桓景的人,跟随道长费长房学习救人的法术。费长房预言九月初九会有瘟疫横行,便教给桓景一系列避灾方法,包括登高、佩戴茱萸、饮用菊花酒等。桓景回家后,将这些方法告知乡亲们,九月九日那天,瘟疫果然被桓景斩于山下,而村民们因登高避灾而幸免于难。从此,重阳登高成为了一种避灾习俗。

关于登高的习俗,还存在多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登高习俗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人们认为,山神能驱逐灾祸,因此在重阳节这一天前往山中,以避灾祸。起初,人们或许还会祭祀山神以祈求吉祥,但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活动。

另一种说法则是,重阳时节正值秋收完毕,农事较为清闲,农民们可以趁机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植物原料,这也被称为“小秋收”。而登高习俗最初可能就是从这一传统演变而来。到了后来,人们选择在这一天登高,作为象征性活动,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正如春天植树节一样。

此外,重阳时节天气晴朗,气温适宜,是登高望远的好时机。这也使得登高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习俗。

在古代,人们认为“九”为老阳之数,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被认为不吉利。因此,人们通过登高、佩戴茱萸、饮用菊花酒等习俗,来避开不祥之气,祈求长寿。这种习俗在魏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登高习俗逐渐演变为一种美好、风雅的活动。它不仅有助于人们远离灾祸,还成为了一种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健康长寿的祝愿的方式。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