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最高管理者需对其生产产品的质量负全责,因此质量管理需由总经理直接掌控。各部门和单位必须明确其质量责任,他们对最终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同时,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核心小组,以协调和监督企业内部质量方针的执行。
每个部门的成员应了解本部门的质量职能范围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各部门应有明确的组织架构,以确保质量活动的权限能够下放给下属小组。这些小组需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工作权限和自由度,以及处理意外情况的方法。
员工应具备实现质量目标的责任感。应制定一套管理办法,以监督和报告达到的质量水平。质量管理分小组的组织结构图应清晰展示各个层级的职责。
尽管质量保证主要由员工负责,但与质量保证紧密相关的职责,如最终检验、验证及实验室试验,应归属于质量保证部门。组织中应设立专门部门,负责监控和审核,并向质量保证部门及最高管理者提供资料,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组织结构仅展示了质量职能的大致框架。总经理的责任和热情是质量组织机构有效性的关键。总经理应直接控制质量体系,并激励全体员工,通过支持相关活动和提供实施质量方针所需的额外条件来明确其职责。
最终产品的质量取决于从各种途径购进的材料和元器件的质量。应专门规定保证采购产品质量的程序,包括供应商选择、质量要求纳入采购订单、监督供应商工作质量、进厂原材料的检查和验证、缺陷报告与解决供应商质量纠纷的程序、从产品质量角度评估交付期履行情况。
生产控制部门应涉及工艺计划和指导书的有效实施,包括工艺监督和检查、产品在各重要阶段的检验。
客户反馈是衡量产品质量的最终依据。市场营销和服务人员应提供适宜的信息,包括各类订单中客户的所有要求、订单和合同的复审程序、产品运输和搬运、安装和功能检验、听取客户意见和程序、用户意见反馈,以及对缺陷和反馈数据的分析以采取纠正措施。
质量体系的持久实施需要正确的监督管理。应包括对产品和工艺进行内部质量审核的程序、对整个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为满足合同要求而进行内部审核的程序、对不同审核结果的跟踪措施。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