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10种异常值处理方式
2024-12-01 12:29:49 责编:小OO
文档

1. 描述分析法:通过标准差和三倍标准差原则,识别与平均值偏差超过三个标准差的值。
2. 最大和最小值判断法:基于专业知识和个人经验评估数据范围,识别异常值。
3. Z-score标准化处理法:衡量数据点与平均值的距离,若数据与平均值相差三个标准差,则其Z-score为3,符合3sigma原则。
4. 箱线图:利用五条线展示数据分布,其中白点表示异常值,通过IQR(四分位距)判断值是否异常。
5. ARIMA预测模型:适用于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历史实际数据与预测数据比较得到残差,识别异常值。
6. 散点图:在处理单个变量时,直观展示两组数据的位置关系,帮助识别离群值。
7. 聚类分析:使组内相似、组间差异,识别异常数据点。
8. K-means聚类方法:通过计算分析对象到多个聚类中心的距离,将数据分为类群,并识别距离聚类中心过远的点为异常值。
9. DBSCAN: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将数据点分为簇,不属于任何簇的数据被视宴袜为异常值。
10. KNN模型:通过寻找最近的已知类别样本对未知样本进行预测,判断样本点与最近k个样本的平均距离,超过阈值则视为异常点。
11. SVM的one-class-SVM方法:利用超球体或超平面,识晌闹激别数据周围的边界,判断异常值。
12. 异常值处理方法包括:设置阈值、填补法、插值法、使用平均值、中位数弯谨、众数、随机数、数字0以及自定义函数等。
13. 针对少量异常值:可将其设为null值,或处理为缺失值。
14. SPSSAU提供填补法和插值法:填补法包括平均值、中位数、众数、随机数、数字0及自定义函数。插值法有两种,线性插值和该点线性趋势插值,适用于处理缺失数据。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