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有物质之间存在的吸引力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当物体距离过近时,它们会产生一定的斥力。
2. 牛顿在思考问题时被苹果砸在头上,从而意识到了引力的问题。然而,目前对于引力为何产生还没有确切的解释。
3. 引力的产生与质量的产生是相互联系的,质量是由空间变化产生的一种效应,引力随着质量的产生而出现。
4. 营口的一位中层干部经过长期研究认为,电是万物之本,它在宇宙中无处不在。他认为磁力和电场力是物质与电发生作用的两种力。
5. 地球确实存在磁场,但磁力对其他物质的影响很小,不具备“万有特征”。具备“万有特征”的力只有电场力。
6. 地震波的传播情况表明,地球内部存在固态地核。地核的温度可达到6000K,与太阳表面温度相当。
7. 地核应该是一个由大量正离子挤压在一起形成的“正电核”,具有强大的正电场。地核中心由中子和质子构成,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原子核。
8. 地核中的大量电子向外层逃逸,形成一个球形的负电层。少量的逃逸电子会克服阻力而分布在地幔层与地壳之间的一个低温层面上。
9. 地内电场产生的强大引力就是我们感受到的重力。它不仅吸引着整个地壳,还吸引着地表上面的所有物质,并与其他星体产生作用力。
10. 地震光、雷电、极光、电离层、磁层等电磁现象与地内电场有本质联系,也是存在地内电场的证明。
11. 封闭导体对重力的影响微弱,因此躲进铁柜时体重不会被屏蔽掉。地内电场是巨能的、对外开放式的非均匀电场,与匀强电场有极大区别。
12. 地球的电场特性使它本身在宇宙中就像一个巨大的电子,对正电场产生吸引力,对负电场产生斥力,在太阳的磁场中受到洛仑兹力。
13. 重力场即电引力场,行星是带电体,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是由其自身的电场决定的。电场的能量改变会导致轨道改变。
14. 宏观宇宙的结构与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物理性质相同,都是虚空与物质的组合,都是引力与斥力的统一。
15. 引力和斥力的矛盾统一是物质结合的基本原理。星体之间也应该是引力和斥力的矛盾统一。
16. 引力的本质是电场力,这个原理无论在宇宙长距离还是在地球上的短距离内,都具有普适性。它可以解释许多宇宙和自然界的未解之谜。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