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政治高手进来
2024-12-01 12:36:25 责编:小OO
文档

9.罗隐的《泾溪》诗云:“泾溪石险人竟惧,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即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湍急的水流中,人们会格外小心,因此不容易出事故;而在平缓的水流中,人们往往大意,反而容易发生意外。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四个选项。A选项“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展示了矛盾具有特殊性,但并未体现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不符合题意。B选项“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揭示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样没有体现出矛盾的对立统一,故排除。

C选项“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正是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最柔软的东西能够克服最坚硬的东西,这正说明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选项“软硬之道,在乎相互倚重”强调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但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对立性,因此也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是C,因为它准确地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思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