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关于讲文明懂礼貌的故事
2024-12-05 10:42:06 责编:小OO
文档


汉文帝刘恒,高后八年即位,他以仁孝著称,闻名天下。在母亲病卧的三年里,他日夜守候,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对母亲的照顾无微不至。每次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的孝行感动了无数后人,成为孝道的典范。在位期间,汉文帝重德治,兴礼仪,致力于发展农业,使得西汉社会逐渐稳定,人口增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曾参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闻名。少年时家境贫寒,常入山打柴。一日,家中来客,母亲不知所措,便用牙咬自己的手指。这一微小的动作被曾参感知到,他立刻心疼地意识到母亲在呼唤自己,于是迅速返回家中。跪问母亲原因后得知,原来是家中来客,母亲咬手指是为了盼他回家。曾参随即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孔融四岁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品德。一次与哥哥们一起吃梨时,他总是挑选小的梨来吃。当有人问他为何这么做时,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也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孔融的聪明早慧和懂礼让的品德赢得了宗族亲戚的赞誉,被认为是个奇才。

这三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先贤的孝道和礼仪,更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它们教导我们要孝顺父母、尊重长辈、懂得礼让和谦逊,这些美德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