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贾平凹书信体散文特点???
2024-12-05 10:11:58 责编:小OO
文档


书信写作要求写作者直抒胸臆、不加掩饰,往往容易流于浮泛的抒情、枯燥的说教或平直无文,但贾平凹的这封家书却不同。在信中,他回顾了自己早年读书求学时的艰难,剖析了自己走上社会之后的心路历程,最终的价值选择是读书、明理、做人。

在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物质诱惑与价值导向中,作者认为如何升官发财、扬名天下均是次要的,读有益的书,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这不仅是作者对小妹的教诲,也是作者面对世纪末精神状况持续沙化的中国社会所作的一种价值宣言。

贾平凹的这封家书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不仅回避了一般书信写作中的上述局限,而且有意识地动用了诸多艺术手段。全文紧扣“读书”,先写少年时读书的不易,再写中年时读书的甘苦,继而写读书的方法,最后才写“小妹生日,兄什么也不送,仅买一套名著十册给你寄来”。这样既首尾呼应,又中心突出。

作者对小妹的感情浓郁而炽热,但并未直白浅显地宣泄出来,而是将一腔热情含蓄蕴藉地表达出来。此外,作品中既有形象生动的生活细节的勾勒,亦有理性层面的深入浅出,较好地将记叙、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从而使读者不仅有感性的把握,而且有理性的领悟。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散文传统中,书信体一直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文体,也出现过许多影响甚广、成就较高的作品,如曾国藩家书,鲁迅的《两地书》等。一般说来,书信往往是写信者与收信者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或交锋,而家书在其中又别具一格,它往往是家庭成员内部之间的询问、求教或叮咛、嘱托,因而极具私人色彩。

如果写作者在信中所谈内容越出了家庭内部的日常生活层面,而关涉到人生、社会、历史、哲学等方面内涵并又内蕴着通信者之间那种天然而真挚的情感的话,则其大多可以进入公众领域作为一件艺术品流通。贾平凹的《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即是如此。

综观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从题材上看可分为三大系列:商州系列,城市系列,自叙系列。其商州系列奠定了他在当代散文领域中的地位,其城市系列较多倾泻的是一个“农裔城籍”的作家在种种城乡冲突中的价值选择,而其自叙系列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小说家的写作背景、精神状态,具有史料与资料的价值,而且在艺术上亦显露了自己的特色。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