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戚发韧对中国航天有哪些突出贡献
2024-12-04 11:46:11 责编:小OO
文档

戚发轫(1933年4月26日-)。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总设计师。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56年加入中国党。1957年毕业于原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1976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卫星和飞船的研制,曾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同时担任过多个卫星型号和飞船的总设计师。 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

  在主持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时,提出完整的地面实验方案,为保证发射成功做出贡献。在主持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研制工作时,提出并建立了卫星可靠性设计规范,为提高卫星可靠性做出了有益的工作。在主持“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时采用公用平台和模块化设计原则和多项新技术,不仅使中国通信卫星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为后续卫星研制提供一个技术成熟的公用平台。在主持“神舟”号飞船时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总体方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作为总设计师在解决卫星和飞船研制过程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次、一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特殊津贴。2000年获中国工程科技奖,200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中的技术科学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