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迎来的不光是乡村振兴“十四五计划”的开始,更有在未来三年内或将逐步、分批展开延迟退休方案,专家建议的“延迟退休”方案即将展开,除了退休年龄的往后延长,男女将统一在60岁的年龄退休。
60岁是退休门槛,1963年是我国的“婴儿潮”,诞生了大批人口,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三年养老金缴纳费用的群体会大量减少,故而伴随的结果是养老金领取人群增多,为缓解这一情况并照顾到多数人群,专家建议将重劳动力者的退休年龄提前,给予人们更多的“退休选择权”,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早退休,但相对应的结果是按养老金标准折价发放,退休得越早发放得越少,以此来减少体力劳动力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利益矛盾。
专家表示,将会有两个方案和几个步骤推进延迟退休。第一个方案是,首先将男女的退休年龄统一到60岁。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的领取年限是60岁,覆盖5亿多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4亿多人,这里面又只有1-2亿的参保人是低于60岁退休的人。从公平性上考虑,主张优先统一男女退休年龄到60岁,再分步骤延迟退休。第二个方案是先不要统一男女退休的年龄,而是逐步实施延迟退休,当然女性延迟退休可以快一些,然后最终延长的结果是统一退休年龄。而统一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欧美国家男女退休年龄都是统一的。
但是在我看来,退休不管是早减晚增,还是逐步延退,就现在的状况看来,延迟退休可能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是养老金缺口如此之大,光靠延迟退休是解决不了的,最关键的是近几年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照这样的情况下去,以后养老金缺口会越来越大。退休年龄延迟,虽然会极大地减轻养老金支出的压力,达到迟延退休的目的。但是据《世界卫生统计2018》显示,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约76.4岁,如果一个人从25岁参加工作,到65岁退休,也就是说交了40年的养老保险,有可能只领了10年的退休金。延缓退休,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工作清闲,待遇优厚的人,肯定不喜欢退休,一直不退休才是最好。但是一些体力劳动者更苦,过了50岁,很容易被辞退,且难以找到工作。退休年龄的延迟,势必会出现一批找不到工作,又领不到退休金的人,这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