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和其他菌类不同,它的细胞壁中含有壳多糖的物质,而这种物质只溶于无机强酸中,我们人类的胃还未达到消化它的标准,所以通常吃下去是什么样子,排出来就是什么样子。
胃液中的pH值范围在1-3,对于胃酸强度,它丝毫不逊于电池酸,按理说胃酸已经很强了,但还不够。因为金针菇恰恰含有一种人体难以对其消化的化学成分。它就是真菌多糖。
不同的真菌,含有的真菌多糖结构不同。其中金针菇还有点特殊,它的多糖类似于虾壳中的壳多糖成分。耐酸、耐碱、还耐消化酶。要是一定时间没有酸解金针菇多糖,到了呈弱碱性的肠道中,就更没有办法对付它了。
再看看物理方面,金针菇身材特殊纤细,韧性强,而且还滑溜溜的。这种紧致不易断裂的纤维组织形状结构,无论你怎么咬,它都不容易出现断裂。如果你没有充分将它嚼碎成糜状,让金针菇保持原状到达胃里,再加上多糖的二次保护,它就完美的抵抗了消化系统物理和化学的双重攻击。所以金针菇怎么进去,下回就要怎么出来了。
既然金针菇不能完全被消化,那它是不是没有营养价值呢?
肯定是错的!金针菇除了水分和糖分外,蛋白质,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较为丰富。而且,这些营养物质很多是能够被人体吸收的。所以不要以为金针菇部分没有消化,就没有营养价值了。你所看到的排泄物中幸存的金针菇,只不过是还没有来得及被你消化的一点点罢了。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