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苏州地铁在建设中吗
2024-12-04 11:34:45 责编:小OO
文档

总体概括为“一体两翼,双城核心”
古城区与高新区合力成为主城区;东部(园区)为苏州首要发展方向,形成与主城区地位相等的东部新城;北部是仅次于东部的城市发展方向。

具体的如下:
未来苏州将形成“双城格局”,由苏州主城城区和苏州东部新城组成。
苏州主城城区由高新区与老城组成,主要承担城市生活服务中心和市域政治、文化中心职能;苏州东部新城城区(园区行政辖区扣除原车坊镇新城路以南地区),将建设为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商贸区,长三角地区的次级商务中心,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之一。
总规提出,苏州城市建设的首要发展方向为东,主要发展方向为北,次要发展方向为南,西部山体至太湖的城市建设。
解读“双城”之一
古城偏离城市中心
为了保护古城,总规纲要提出“以东部为首要发展方向、北部为重要发展方向”,其关键用意就是为了全面保护古城。确定东部与北部这两个发展方向后,就可以使古城区不再是“一体两翼”格局下的城市几何中心,从而可以缓和古城的开发压力与交通压力。
解读“双城”之二
新老苏州资源整合
高新区往往被人称为“新苏州”,平江、沧浪、金阊三区被称为“老苏州”,在总规纲要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思路就是要整合“新老苏州”。整合高新区与老城区的公共设施、交通设施,从而使新老苏州合力成为市级行政办公集中地、市级商业、文化体育、娱乐中心。
在构建主城区的过程中,将对古城区的人口与功能进行疏解,而高新区与古城联系密切,正好可以承担古城区释放出来的人口与功能,承担起新的城市核心作用。
解读“双城”之三
东延北进是主旋律
以工业园区为基础建设的苏州东部新城,定位于“高新基地,宜居城市”。东部新城北部地区已形成了由一批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中部地区正逐步形成区域公共设施服务带;南部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东部地区未来有条件也有必要发挥整体优势带动中心城区发展,将在用地布局中预计到未来与昆山、上海连片发展的可能性,选择与昆山、上海连接的功能布局结构,规划人口120万人。
苏州北部地区在沪宁高速、沪宁铁路、未来的沪宁高铁、沪宁城际铁路等东西向走廊的形成与扩容情况下,直接会扩大北部地区接受上海辐射的效应,区域地位会得到提升。苏州北部地区又因拥有苏嘉杭高速、苏虞张一级公路、227省道暨分流线、未来的苏州地铁S2号线,迅速拉近与常熟、张家港、苏北地区的联系,成为向北扩大辐射的重要门户。北部地区规划人口50万人。
解读“双城”之四
城市功能各有调整
行政:市属行政退出古城
根据总规纲要,原古城内的市属行政用地与居住商业用地混杂,既增加了古城交通压力,又不利于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因此市属行政功能应逐步退出古城。
商业金融:形成六个商业中心
根据总规纲要确定的"双城"格局,现有的观前街商业中心规模不再扩大,完善石路、南门商业中心。另在大运河两侧,现狮山路附近建设主城商业中心;在金鸡湖东岸建设苏州东部新城城区商业中心;结合苏州市火车站站前改造,建设站前商业中心;在相城区元和塘西侧建设北部新城商贸中心。
规划四个批发市场群:相城区家具批发市场群、横塘建材批发市场群、白洋湾浒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群、东环南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群。
城市交通:梳理东西、南北快速通道城市道路交通将加强东西、南北两个重点方向道路的梳理、改造。东西向规划新增两条快速路、两条主干道。两条快速路中一条为原312国道部分路段结合园区以北主干道,另一条为新机场路-南环-苏福路-原209省道。
苏州火车站将成为连接普铁、城际铁路、地铁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沪宁城际铁路园区站,带动园区功能的整合提升。
根据苏州市公交线网与场站优化方案研究,远期到2015年共设置6条快速公交干线,20条公交次干线,34条公交辐射支线。
规划轨道线网M1、M2、S1、S2等四条轨道线路。其中,M1线为连接高新区、古城、园区最重要的东西中轴大容量轨道交通。近期优先建设地铁M1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