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被害人与受害人的区别????
2024-12-05 23:40:19 责编:小OO
文档

在法律的框架中,被害人和受害者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诉讼类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被害人特指在刑事诉讼中,无论是自诉案件还是公诉案件,其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个体。例如,一个遭受抢劫的人在刑事案件中就是被害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证明犯罪行为的发生,以寻求法律的保护和正义的伸张。

相比之下,受害者主要出现在民事案件中,他们是寻求赔偿的权利人,如在交通事故或产品责任案件中,受害者有权要求侵权方承担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焦点在于经济赔偿和权益恢复,而非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对这些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侦查是指和在处理刑事犯罪时进行的证据收集和案情调查,当事人则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等。法定代理人如父母或监护人,代表被代理人的权益,而诉讼参与人则涵盖了所有参与诉讼过程的各类角色,如代理人、辩护人和证人等。

总结来说,被害人和受害者在法律程序中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涉及刑事犯罪中的受害和追究,后者则关注民事赔偿的权益主张。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