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珐琅彩瓷器的成交价再次引发大众关注,例如“清雍正 珐琅彩胭脂红地梅竹纹酒圆”和“清乾隆 珐琅彩黄地八卦镂空转心瓶”分别以3571万港元和1401.8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华艺国际拍卖副总裁王力指出,掐丝珐琅作为珐琅工艺的一种,其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在2016年11月的佳士得秋拍中,一枚“清雍正 珐琅彩胭脂红地梅竹纹酒圆”以3571万港元成交,成为该场次成交价第三高的拍品。随后,在中国的艺流国际拍卖上,一件“清乾隆 珐琅彩黄地八卦镂空转心瓶”以1401.84万元人民币成交,为2016年度再添一件千万元级珐琅彩。王力表示,在拍卖界,品质好的瓷胎珐琅彩的出现总是让人瞩目。
自2005年起,市场在纽约、伦敦市场的珐琅器拍卖热潮影响下,精品成交价突破千万元大关。2005年,苏富比春拍中的一件“康熙御制”款铜胎画珐琅彩黄地牡丹雉鸡图盖盒以1972万港元成交,创全球画珐琅拍品最高价。2007年,全球范围内首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珐琅器专拍,即Amezaga家族旧藏珐琅器专拍,全场43个标的仅两件流拍,总成交额达1321.8万欧元。
近年来,珐琅器的收藏在国外逐渐升温,不少国外的成交都来自国内藏家。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收藏市场逐渐成熟,珐琅器的市场价值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对珐琅器的认知存在误区,拍卖价格并不总是与拍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目前,掐丝珐琅的市场认可度仍有待提高。
一对如此等级官窑瓷器的方觚,可能上千万元成交并不难,但一对掐丝珐琅,由于大家对它的认知不够,成交价往往就会低一些。这并不意味着掐丝珐琅的价值就不如那对瓷器。因此,拍卖价格与拍品本身的价值不一定成正比。在未来,随着拍卖业对珐琅器市场的发掘和引导藏家对掐丝珐琅价值的正确认知,掐丝珐琅的市场潜力将进一步被挖掘。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