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古代墨盒的作文素材
2024-12-15 17:05:40 责编:小OO
文档


1. 晚清时期,中国文人士大夫及商贾帐房的案几上,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文房用具——铜墨盒,它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砚墨功能。这些铜墨盒不仅表面錾凿雕刻精美,还有的镶嵌着掐丝珐琅工艺。
2. 一件晚清时期的掐丝珐琅彩狮子滚绣球纹黄铜墨盒,边长为5.3厘米,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工艺。它的盖面并非全面铺设珐琅彩,而是以黄色铜面为底,仅在图案部分铲剔出凹陷的轮廓,然后贴丝填彩,经焙烧后打磨至与盖面平行,再进行抛光处理。
3. 该墨盒盖上,金色的底色上装饰着一头形态各异的七彩乳狮,它们正嬉戏追逐着一团五彩缤纷的绣球。这些细致入微的刻画,生动地展现了狮子的活力和兽王的威仪。
4. 狮子的鬃毛造型类似于17至18世纪西方绅士的卷曲发型,这反映了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而墨盒上明显的硬器敲击痕迹,为这件绚丽的七彩珐琅铜墨盒增添了几分岁月的沧桑感。
5. 元明时期,随着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声,珐琅器传入中国,其中包括掐丝珐琅的烧制技艺,即“景泰蓝”工艺。这些珐琅器在器胎上施以各种颜色的珐琅彩釉,填入金属丝轮廓内,经过烘烧、打磨、抛光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6. 明清时期,珐琅工艺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观赏和日常用品。晚清时期,文人士大夫及商贾帐房的案几上,又增添了这种新型的铜墨盒,它们在功能上取代了传统的砚墨。
7. 笔者所藏的一件清末民初的掐丝珐琅彩狮子滚绣球纹黄铜墨盒,其独特之处在于盖面的设计。它并未全面铺设珐琅彩,而是以黄色铜面为背景,图案部分经过铲剔形成凹陷,然后贴丝填彩,焙烧后打磨抛光,使表面与盖面平齐。
8. 引人注目的是,墨盒盖上那金色的底色上,一头形态可爱的七彩乳狮正在追逐着一团五彩缤纷的绣球。这些精细的刻画展现了狮子的生动活泼和威风凛凛的兽王形象。
9. 狮子的鬃毛造型与17至18世纪西方绅士的卷曲发型相似,这反映了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墨盒上明显的硬器敲击痕迹,为这件绚丽的七彩珐琅铜墨盒增添了几分岁月的沧桑感。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