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是指态度的强度。这种强度体现在个体对特定事物所持态度的情感深浅程度上。例如,对父母的爱通常比对一般亲友的爱更为强烈;对于犯错的个体的恨,则通常比对犯下严重罪行者的恨要轻微。态度的强度可以通过态度等级量表来量化。态度的强度,简而言之,是指个体对某事物是支持还是反对的程度。通常情况下,态度越强烈,稳定性越高,改变起来也就越困难。态度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划分:1. 方向:即态度的肯定或否定指向。2. 强度:即态度方向上的程度大小。3. 深度:指个体对某一态度对象的投入程度。4. 中心度:某种态度在个体的价值观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5. 外显度:个体在某一态度上的表现程度,以及这种表现与其真实态度的接近程度。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是,态度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但个体的具体行为还受到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经验和行为的影响。态度与价值观的区别在于:首先,价值观相较于态度更为抽象和普遍,更为稳定和持久,也更为难以改变。其次,价值观不像态度那样有具体的对象,也不直接指导行为,它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态度间接实现的。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