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解释养生的定义
2024-12-16 15:56:42 责编:小OO
文档


大自然中的日月经天现象,激励人们效仿自然、回归自然,以求生命长久。《周易象上传》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描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这种期望虽然难以实现,但追求长寿的人自古有之。汉末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提出:“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明确提倡使用医药进行养生。华佗传授弟子的五禽戏是导引养形的早期实例,而漆叶青黏散则是延年益寿方剂的早期记载,显示华佗在养生研究上的造诣。

以恬淡虚无为主导的精神养生,源自老庄之学,后主要发展于佛、道两家,与两家倡导和清静无为的主张密切相关,这也是气功的重要前提。儒家的气功,强调以无私无畏的浩然正气为根本,即孟子所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但后世传习较少。因此,气功主要由佛、道两家主导,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被视为气功学术的经典作品。晋隋时期,矿物药养生达到顶峰,五石散几乎成为士大夫阶层的时尚,虽流传广泛,但对健康造成的损害也十分严重。唐以后,尽管逐渐衰落,但仍有帝王豪门因之丧命的记载。

房中术在秦汉以前较为开放,这从古籍记载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可见。宋以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发展及其影响,性及性生活的封建观念和压抑日益严重,谈房中术者被排斥,或被视为,流传极少。辟谷养生术自创立至今逾千载,尽管遵循不易,但仅在佛教、道教少数流派中传播。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养生学的研究日益活跃。国外侧重理论研究及实验,探索衰老的形成原因及机理,包括生物内在的决定因素与生存过程中的有害积累。中国则侧重传统理论的整理及对抗衰老具体方法的探索。

延寿六字诀是吹、呵、嘘、吃、呼、嘻,做法是口吐鼻吸。其中,总诀包括:
1、肝若嘘时目争精,肺知晒气双手举,心呵顶上连仪手,肾吹抑取膝头平,脾病呵时须摄口,三焦各热卧嘻嘻。
2、吹肾气。
3、呵心气。
4、嘘肝气。
5、吃肺气。
6、吸脾气。
7、嘻三焦。

保持愉快的心情是最重要的养生之道!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