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留置权的适用范围与构成要件
2024-12-12 06:20:49 责编:小OO
文档

近年来,公中的常识部分经常涉及法律题目,尤其是在国考中,法律题目占比相对较高,这对非法律专业的考生来说难度较大。国考曾经出现过关于担保物权的题目,考生的错误率较高。本文将对担保物权中的留置权进行讲解,帮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留置权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在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留置该财产,并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留置权是一种典型的法定担保物权,与质押权和抵押权不同,留置权是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产生的,而非依当事人的协议。

留置权的适用范围在《担保法》和《合同法》中有所规定。《担保法》第84条明确指出,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同时规定,只有法律有明确规定的合同类型才能适用留置权,并且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排除留置权的适用。这使得留置权的适用范围被大大。

然而,《物权法》对留置权的适用范围采用了开放式立法的态度。依照《物权法》第230~232条,只要符合留置权的法定构成要件,债权人就可以主张留置权。这一规定放松了商事留置的产生要件要求,留置权所担保的对象不再被在合同债权,而包括所有的债权类型,当然也不再合同的类型。更显著的变化是,除非法律规定不得留置以及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只要符合留置权的产生要件,均可主张留置权。

举例来说,如果甲有偿委托乙代购货物一批,乙买回货物后,委托人不支付约定的报酬,受托人可留置该货物。如果甲、乙构成无因管理,本人甲不支付管理人乙为管理事务支出的必要费用,乙可留置因管理事务所占有的甲的物品。

总结来说,《担保法》规定中,非法律允许留置,不得留置;而在《物权法》规定中,非法律禁止留置,均可留置。

留置权的构成要件分为积极要件与消极要件。首先,标的物必须是动产。例如,《合同法》第286条规定,发包人未依约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催告其于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仍不支付的,承包人可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或申请拍卖,并就所得价款优先受偿。尽管其权利内容与留置权相差无几,但该权利肯定不是留置权,因为其标的物(建设工程)为不动产。

其次,债权人必须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这种占有的原因通常是合法的合同行为,如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存在行纪、货运、保管、仓储、承揽等合同关系。债权已届清偿期,债权的发生与动产的占有基于同一法律关系。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理解的要件。

再次,对动产的占有不是基于侵权行为。债权人行使留置权不违背公序良俗。例如,如果甲委托乙运输的是一具尸体或一口急用的棺材,乙不能行使留置权。债权人行使留置权与其承担的义务或者合同的特殊约定不相抵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