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能讲讲佛学八识吗?
2024-12-12 06:21:17 责编:小OO
文档

佛学中的八识,是佛教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对理解心灵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分别对应五种感官,它们以相应的感觉为缘生起,依根而生,是感觉器官通过这些识能感知外界事物,而能感知者即为识本身。

意识则是指意根,它以法为缘,依根而生,因识能分别五尘境界。末那识,又称意根或相续识,是第六识的主宰,执持为我,执取善恶,以此分别善恶境界。末那识与意识不同,意识依根而得名,末那识则当体而立。

阿赖耶识,即藏识,是第七识,因其无法不含,无事不摄,被称为藏识。藏识的染净同源,生灭和合,具足四分。相分指形相,见分则是照了之义,自证分是持见分、相分的,证自证分则是能证之体,持前自证分、见分、相分的本体。

阿赖耶识中,染分是指无明依之而起,结业由之而生,具足烦恼尘劳,变现根身世界。净体则是本觉心源,离念清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阿赖耶识的四分,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共同构成了藏识的完整形态。

八识系统不仅解释了人的感官体验,还探讨了意识、情感和认知过程,是佛教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八识的理解,人们可以深入探讨心灵的本质和修行的道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