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古代 人们怎么称呼医生
2024-12-11 20:03:02 责编:小OO
文档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别称众多,每个别称背后都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其中,“岐黄”是中医最早的称呼之一,源自《黄帝内经》。这本录了黄帝与岐伯关于医学的讨论,因此“岐黄”成为了中医的代名词。

另一个名字“青囊”则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据说,华佗临终前将毕生所学写成《青囊书》,赠予狱吏,因此后世以“青囊”来指代中医。

“杏林”一词则源于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医董奉。他为人治病从不收钱,只要求病人种杏树,最终屋后成了杏林。后来,人们开始称中医为“杏林”。而“悬壶”这一称呼,则与东汉的费长房有关。他曾在壶中救治病人,因此后世将医生称为“悬壶”。

“橘井”一词源自西汉道士苏耽的故事。他孝顺母亲,留下“橘井泉香”的佳话,后人以此称赞中医的妙手回春。

“大夫”一词源自古代官职,后来成为医生的代称。在古代,大夫是诸侯国中的一种高级,秦汉以后,要职也有御史大夫、谏大夫、中大夫等,至明清废除。但直到清代,医官中仍设有“大夫”这一官阶,因此医生也被称为“大夫”。而“郎中”则源自战国时的宫廷侍卫,至唐宋成为高级,至宋代,北方称医生为大夫,南方则以郎中为对医生的敬称。

古代对医生的赞美之词同样丰富多彩。如“扁鹊卢医”是对医生高超医术的赞扬;“医中圣手”更是对医生精湛医术的高度评价。而“在世华佗”则用来形容医生的医术高明。

医德高尚的医生更是备受尊敬,如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道:“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后人对医德高尚的医生尊称“苍生大医”。这些别称和赞美之词,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医生的尊重,也展示了中医文化的深厚底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