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米格-1.44战斗机的介绍
2024-12-11 18:43:03 责编:小OO
文档


米格-1.44战斗机
苏联一型部分隐身设计的双发单座战斗机。
俄罗斯为与美国竞争战斗机而研发的,采用部分隐身设计的双发单座战斗机。
该型采用非常规的三角翼、双垂尾的鸭式布局和可调S型进气道,结构上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和可降低红外特征的技术,机身表面和进气道内也采用了吸波涂层。
研发历程
1983年,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向俄罗斯空军提交了MFI多用途战斗机的设计方案(设计代号1.42)。
米格设计局同时开展了双发多用途战斗机“MFI”和单发战术战斗机“LFI”的研制工作。
1991年MFI设计通过评审,米格设计局的实验设备厂和空军工业部21飞机工厂负责原型机制造。
由于1991年苏联解体,1992年之后MFI项目经费开始完全由米格设计局自行承担,1994年初,MFI战斗机制造完毕并被运往茹科夫斯基。
1998年初,莫斯科“米格”航空工业联合公司在筹集了少量经费的情况下,又重新启动了研制工作。
2000年2月23日,米格-1.44战斗机进入首飞阶段,并于2月29日上午11点25分进行了18分钟的首飞。
首飞后米格-1.44战斗机并没有进行高密度试飞,而是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