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蛛网膜囊肿怎样治疗
2024-12-11 20:08:28 责编:小OO
文档


蛛网膜囊肿是一种颅内疾病,表现为蛛网膜包裹的异常集聚的脑脊液。这种疾病在儿童中更为常见,但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发生。通过头颅CT和MRI检查可以有效诊断蛛网膜囊肿。CT影像上,囊肿表现为局部脑裂或脑池扩大,密度与脑脊液相同。增强后CT扫描无强化现象。在MRI上,蛛网膜囊肿呈长T1长T2信号,与脑脊液一致,多轴位观察对中线和后颅窝囊肿显示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蛛网膜囊肿需要与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囊性肿瘤、脑穿通畸形、脑软化灶等相鉴别。目前,蛛网膜囊肿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对于无症状或体征、较小的蛛网膜囊肿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观察囊肿有无增大。

尽管手术治疗存在风险,但对于出现症状或体征的患者,尤其是囊肿体积增大、颅骨变薄或膨隆、脑室受压等情况,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包括:囊肿体积逐渐增大至超过7厘米;局部颅骨隆起或变薄;脑室受压、中线偏移或颅内高压;囊肿伴发癫痫且脑电图检查定位与囊肿部位一致;因外伤导致囊肿破裂等。

手术治疗的基本原理是消除病变产生的压力,降低对脑组织的压迫,建立良好的脑脊液交通,促进脑组织发育。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直接开颅切除囊肿壁,将囊腔与蛛网膜下腔、基底池或脑室交通;囊肿腹腔分流术;以及内镜下囊肿壁切除或造瘘术。

开颅囊肿剥除术治疗效果一般,因为手术中很难全切囊壁,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内镜下囊肿壁切除或造瘘术虽然开始应用于临床,但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相比之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安全、效果好的优点。一般在手术后半年复查CT时,囊肿可以明显减小或消失,尤其适合小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