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意识流”是什么意思?
2024-12-11 19:48:56 责编:小OO
文档


意识流这一术语由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用以描述人的意识活动的连续流动。他在1884年的作品中提出,意识如同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包含着各种感觉和思想。这一概念后来被小说家应用于文学创作中,用以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意识流小说以人物意识活动为核心,通过模仿其观察、回忆和联想等过程,呈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在意识流小说的文体特征方面,它们常打破传统小说的时空次序,通过自由联想实现叙事内容的转换,呈现人物心理和思绪的跳跃。这类作品往往交织现实、感觉、回忆等元素,使用象征性意象和心理独白等技巧,使叙事显得复杂而丰富。解读这类文本时,关键在于把握人物意识流动的中心,从而理解其感觉、心理图像等。
意识流小说的技法主要包括三种: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和无所不知的描写与戏剧性独白。直接内心独白无作者介入,直接展示意识;间接内心独白则通过作者的引导揭示人物内心;无所不知的描写则由全知的作者引导读者进入人物内心;戏剧性独白则有限展现意识深度,无需作者介入。
例如,在《追忆似水年华》中,作者通过意识流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对名字和实体之间关系的思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丰富多彩。而在《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对墙上的小黑点的观察引发了一系列杂乱无章的思考,展现了主人公的意识流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