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凤雏是谁三国演义中的卧龙凤雏是谁
2024-12-17 04:13:55 责编:小OO
文档

1,三国演义中的卧龙凤雏是谁 “卧龙”是诸葛亮,字孔明。“凤雏”是庞统,字士元。古人云“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后来2人都跟随了刘备。庞统死于落凤坡,诸葛亮死于五丈原。
2,凤雏是谁凤雏就是庞统,卧龙凤雏在一个阵营,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今湖北襄阳人。庞统与刘备一同入川,在刘备与刘璋决裂的时候,献上了上、中、下三条计策。进围雒县时,庞统率军攻城,不幸身亡,时年仅三十六岁,死后追赐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刘备亲自为其挑选墓地,后来庞统所葬之处就叫做落凤坡。现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城西的鹿头山白马关处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庞统的祠墓。

3,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 庞统,被称为“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刘备的策士,因为不听诸葛亮的劝诫,坚持要从落凤坡去打仗,结果死于落凤坡。凤雏是庞统,死于落凤坡。
4,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 庞统,字士元,和诸葛亮齐名庞统 听说长的挺寒碜的庞统庞统…哥们你是无聊来灌水的吧?这也是问题!算了 不管你是不是我也来灌水捞分庞统,字士元,和诸葛亮齐名 水镜先生司马微说了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的军师 庞统 字士元5,三国有卧龙诸葛那么凤雏是谁呢 诸葛亮,曾隐居于南阳卧龙岗上,所以人称卧龙先生庞统,字士元,道号凤雏,人称凤雏先生后人引申为成语--伏龙凤雏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6,凤雏是谁的外号 凤雏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您好,是庞统姓名:庞统生日:179年职业:军师简介: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7,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 庞统凤雏先生指的是庞统庞士元。为什么叫凤雏呢,我认为是把他比作幼凤,虽然现在还年轻,但是迟早有一天会凤舞九天。当然诸葛孔明的卧龙也是同理,虽然现在龙卧于渊,但是总有龙腾九霄的一天。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人称凤雏先生,后人引申为成语--伏龙凤雏 ,得一可安天下。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凤雏:庞统庞士元。庞统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庞统,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庞统其貌不扬,却胸怀韬略,素有大志,他是东汉末年、三国之初可遇而不可求的怪才。庞统平日和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是要好的朋友。庞统和诸葛亮在这些朋友中是出类拔萃的大才。司马徽(水镜先生)曾言:“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领荆州时,任庞统为耒阳县令,在县官位上不理县事,后经诸葛亮、鲁肃再三推荐,被刘备任为副军师中良将。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在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当时只有三十六岁。死后追爵为关内侯。后人对庞统之死作诗叹息: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 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 谁知天狗流量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三国演义》的庞统有更多的智谋表现。而史实的庞统则与法正先后为刘备在野战、军事方面的倚重的智囊。陈寿先生比法正为程昱郭嘉,比庞统为荀彧。 人家为什么叫那个名字也关你事吗谢谢采纳庞统8,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 庞统,火烧赤壁之后到刘备那里,入川之后死了——骑刘备的的卢马征战,乱箭穿心而死,算是替刘备死了一次吧。凤雏是庞统庞士元。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庞统庞统,心胸狭窄、自以为是、喜欢争功劳,看他很不爽就是了评论凤雏凤雏庞统出现的场次不多,而且又早夭,但是即然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得ㄧ可得天下,因此就来研究ㄧ下凤雏庞统的才能仔细研究ㄧ下庞统的计谋,确实庞统献的每一计,都为绝佳上计,可惜刘备都不用,主要是因为庞统的计谋都比较毒,不符合刘备仁德的形象,若是真的按照庞统的计谋行事,而庞统也不早夭,我相信刘备要夺得天下,并非难事,庞统的计谋绝对比诸葛亮厉害多了,因为事实证实,诸葛亮争战多年(六出祁山)并没有攻得多少寸土,如此就来研究ㄧ下为何凤雏庞统比较厉害首先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说到刘备路经ㄧ地,见ㄧ牧童叹曰"吾不如也"而牧童确认出他是刘备,使得刘备颇为惊奇,牧童告知为司马徽司马,名徽,字德操,川人也。道号水镜先生。玄德曰:“汝师与谁为友?”小童曰:“与襄阳庞德公、庞统为友。”玄德曰:“庞德公乃庞统何人?”童子曰:“叔侄也。庞德公字山民,长俺十岁;庞统字士元,少俺五岁。一日,我在树上采桑,适庞统来相访,坐于树下,共相议论,终日不倦。吾师甚爱庞统,呼之为弟。”玄德拜请水镜出山相助,同扶汉室。水镜曰:“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公宜访之。”由此可以看出水镜先生对于庞统的才学推崇倍加,并与庞统结拜兄弟,共相议论终日不倦,而在第四十七回赤壁之战针对如何对付曹操百万大军,庞统献出连环计。三国演义有两场最大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因曹操拥有郭嘉因此已七万大胜袁绍七十万大军,而赤壁之战靠着周瑜的计谋加上庞统献计方能获胜,诸葛亮?周儿小郎先前说过当时诸葛亮做了两件事借箭,借东风,借箭只是周瑜要杀孔明的借口,东风乃观看星象得知,借不借都会有东南风,其余就是安排部署拦杀曹军败将,等于是打落水狗,当时战役已分胜负,已与孔明无关了。襄阳庞统,字士元,因避乱寓居江东,鲁肃曾荐之于周瑜。统未及往见,瑜先使肃问计于统曰:“破曹当用何策?”统密谓肃曰:“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功可成也。”肃以告瑜,瑜深服其论,因谓肃曰“为我行此计者,非庞士元不可。”肃曰:“只怕曹操奸猾,如何去得?”周瑜沉吟未决。正寻思没个机会,忽报蒋干又来。瑜大喜,一面分付庞统用计;一面坐于帐上,使人请干。庞统第ㄧ个计谋就非常的狠毒,让船只链接在ㄧ起然后放火烧船,死伤不计其数啊!但也证明了庞统高超的谋略,再加上诈降曹操,请注意庞统的计谋,所谓无毒不丈夫,为了赢不记其术,难怪水镜说得庞统可ㄧ得天下。操闻凤雏先生来,亲自出帐迎入,分宾主坐定,问曰:“周瑜年幼,恃才欺众,不用良谋。操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乞不吝教诲。”统曰:“某素闻丞相用兵有法,今愿一睹军容。”操教备马,先邀统同观旱寨。统与操并马登高而望。统曰:“傍山依林,前后顾盼,出入有门,进退曲折,虽孙、吴再生,穰苴复出,亦不过此矣。”操曰:“先生勿得过誉,尚望指教。”(曹操一向对人才非常的礼遇,以堂堂君主特别出帐迎接,甚至在官渡之战许攸来降之时每日讨论军情,至晚才刚入睡,在外听到许攸来降连鞋子还没穿就跑出来迎接,针对曹操礼贤下士,官渡之战可见ㄧ般,因此曹操才有这么多的人才为之死用,哪知太信任庞统反将了曹操ㄧ军)于是又与同观水寨。见向南分二十四座门,皆有艨艟战舰,列为城郭,中藏小船,往来有巷,起伏有序,统笑曰:“丞相用兵如此,名不虚传1因指江南而言曰:“周郎,周郎!克期必亡1操大喜。回寨,请入帐中,置酒共饮,同说兵机。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操深敬服,殷勤相待。统佯醉曰:“敢问军中有良医否?”操问何用。统曰:“水军多疾,须用良医治之。”时操军因不服水土,俱生呕吐之疾,多有死者,操正虑此事;忽闻统言,如何不问?统曰:“丞相教练水军之法甚妙,但可惜不全。”操再三请问。统曰:“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操大喜,请问妙策。统曰:“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播,便生疾玻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曹操下席而谢曰:“非先生良谋,安能破东吴耶1统曰:“愚浅之见,丞相自裁之。”操实时传令,唤军中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庞统又谓操曰:“某观江左豪杰,多有怨周瑜者;某凭三寸舌,为丞相说之,使皆来降。周瑜孤立无援,必为丞相所擒。瑜既破,则刘备无所用矣。”操曰:“先生果能成大功,操请奏闻天子,封为三公之列。”统曰:“某非为富贵,但欲救万民耳。丞相渡江,慎勿杀害。”操曰:“吾替天行道,安忍杀戮人民1(庞统计谋还真的装得很像,从头到尾就是在骗人,得逞后还能全身而退真是高招啊!其实看看官渡之战,曹操非常爱惜人才,甚至将ㄧ些先前跟袁绍叛敌的ㄧ些书信,大家都说将这些人ㄧㄧ揪出杀死,曹操反而将它付之ㄧ炬全部烧毁,还说出当时我都不能自保何况是他人,官渡之战甚至老百性说曹操是传说中来拯救百姓的救世主,曹操谦虚的说安敢居功,将酒献之于苍天)这时徐庶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1当然徐庶是不会揭露庞统计谋,君当教我脱身之术,我即缄口远避矣。”统笑曰:“元直如此高见远识,谅此有何难哉1庶曰:“愿先生赐教。”统去徐庶耳边略说数句。庶大喜,拜谢。徐庶苦思无全退之策,庞统马上就帮徐庶想到ㄧ策,要徐庶在军中散布谣言,说韩遂、马腾谋反,杀奔许都来,徐庶进曰:“庶蒙丞相收录,恨无寸功报效。请得三千人马,星夜往散关把住隘口;如有紧急,再行告报。”操喜曰:“若得元直去,吾无忧矣1之后庞统投靠刘备,第六十ㄧ回针对引兵入西川说了庞统进曰:“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主公高明,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当然刘备对于同宗的刘璋不忍争夺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主公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当见过刘璋之后,庞统马上献上ㄧ条毒计,以统之计,莫若来日宴,请季玉赴席;于壁衣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掷杯为号,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呵呵多干脆不费ㄧ兵ㄧ卒变可取西川,可惜刘备不用,这么绝佳的计谋,刘备不用只好暗地叫魏延登堂舞剑,乘势杀刘璋。还是被刘备阻止了,所以说庞统实在是不适合待在蜀国,因为庞统的计谋刘备几乎都不用,嫌庞统用谋略太毒,若他为曹操所用,ㄧ统天下绝非难事。刘备帮刘璋把守葭萌关听闻曹操兴兵犯濡须,统曰:“主公勿忧。有孔明在彼,料想东吴不敢犯荆州。主公可驰书去刘璋处,只推曹操攻击孙权,权求救于荆州。吾与孙权唇齿之邦,不容不相援。此时向刘璋要求精兵三、四万,行粮十万斛相助。请勿有误。结果刘璋只派拨老弱军四千,米一万斛,玄德大怒曰:“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遂扯毁回书,大骂而起。(由于刘备心肠太过软弱,庞统想若直接推出上计刘备必定不用,因此庞统立刻献出三个计谋让刘备选择)庞统曰:“主公只以仁义为重,今日毁书发怒,前情尽弃矣。”玄德曰:“如此,当若何?”庞统曰:“某有三条计策,请主公自择而行。”玄德问:“那三条计?”统曰:“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玄德曰:“军师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上计直取成都,刘备还是不用玄德大军尽发。前至涪水之上,庞统在马上谓玄德曰:“杨怀、高沛若欣然而来,可提防之;若彼不来,便起兵径取其关,不可迟缓。”庞统吩咐魏延、黄忠:“但关上来的军士,不问多少,马步军兵,一个也休放回。”杨怀、高沛原本要暗杀刘备,当然是被庞统察觉,为了怕刘备又拖泥带水,立刻下令斩首杨怀、高沛,让刘备措手不及,既然杀了刘璋大将,想不翻脸都不行了,庞统这ㄧ招这是厉害啊!庞统叱左右搜其身畔,果然各搜出利刃一口。统便喝斩二人;玄德还犹未决,统曰:"二人本意欲杀吾主,罪不容诛。”遂叱刀斧手斩杨怀、高沛于帐前。黄忠、魏延早将二百从人,先自捉下,不曾走了一个。并献出ㄧ计不费ㄧ兵ㄧ卒不流半滴血,得了涪关,原来庞统是利用这些抓来的降兵,假传令,真是够老奸。庞统曰:“吾今即用汝等引路,带吾军取关。各有重赏。”众皆应允。是夜二百人先行,大军随后。前军至关下叫曰:“二将军有急事回,可速开关。”城上听得是自家军,实时开关。大军一拥而入,兵不血刃,得了涪关。蜀兵皆降。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里说孔明算到罡星在西方,太白临于雒城之分,必对主将帅不利;刘备知道之后,便欲回荆州,“庞统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于是庞统找已经斩了蜀将冷苞为借口,已应凶兆,催促刘备进军。这里可以见到庞统与孔明的关系不太融洽,而且庞统也想把孔明搁开于取西川的事件中,从而独占取西川的功劳,可想庞统的胸襟颇为狭窄。刘备拥有这两种完全不同型态的谋士,当然以庞统这种为求目的不择手段方式必不会让刘备所青睐,孔明观天象得知主帅有难特休书请刘备放弃西川赶回荆州,也难怪庞统要嫌孔明害怕取代刘备心中的地位因为以庞统的聪明才智,取西川绝对是轻而易举之事当然庞统千算万算也算不到自己有此ㄧ劫于是在前往雒城途中招到张任埋伏中箭身亡,时年才三十六岁或许是报应吧?天将亡庞统也,但若真的仔细想想,三国计谋谁是有狠又毒又爱骗人,呵呵庞评论凤雏凤雏庞统出现的场次不多,而且又早夭,但是即然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得ㄧ可得天下,因此就来研究ㄧ下凤雏庞统的才能仔细研究ㄧ下庞统的计谋,确实庞统献的每一计,都为绝佳上计,可惜刘备都不用,主要是因为庞统的计谋都比较毒,不符合刘备仁德的形象,若是真的按照庞统的计谋行事,而庞统也不早夭,我相信刘备要夺得天下,并非难事,庞统的计谋绝对比诸葛亮厉害多了,因为事实证实,诸葛亮争战多年(六出祁山)并没有攻得多少寸土,如此就来研究ㄧ下为何凤雏庞统比较厉害首先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说到刘备路经ㄧ地,见ㄧ牧童叹曰"吾不如也"而牧童确认出他是刘备,使得刘备颇为惊奇,牧童告知为司马徽司马,名徽,字德操,川人也。道号水镜先生。玄德曰:“汝师与谁为友?”小童曰:“与襄阳庞德公、庞统为友。”玄德曰:“庞德公乃庞统何人?”童子曰:“叔侄也。庞德公字山民,长俺十岁;庞统字士元,少俺五岁。一日,我在树上采桑,适庞统来相访,坐于树下,共相议论,终日不倦。吾师甚爱庞统,呼之为弟。”玄德拜请水镜出山相助,同扶汉室。水镜曰:“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公宜访之。”由此可以看出水镜先生对于庞统的才学推崇倍加,并与庞统结拜兄弟,共相议论终日不倦,而在第四十七回赤壁之战针对如何对付曹操百万大军,庞统献出连环计。三国演义有两场最大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因曹操拥有郭嘉因此已七万大胜袁绍七十万大军,而赤壁之战靠着周瑜的计谋加上庞统献计方能获胜,诸葛亮?周儿小郎先前说过当时诸葛亮做了两件事借箭,借东风,借箭只是周瑜要杀孔明的借口,东风乃观看星象得知,借不借都会有东南风,其余就是安排部署拦杀曹军败将,等于是打落水狗,当时战役已分胜负,已与孔明无关了。襄阳庞统,字士元,因避乱寓居江东,鲁肃曾荐之于周瑜。统未及往见,瑜先使肃问计于统曰:“破曹当用何策?”统密谓肃曰:“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功可成也。”肃以告瑜,瑜深服其论,因谓肃曰“为我行此计者,非庞士元不可。”肃曰:“只怕曹操奸猾,如何去得?”周瑜沉吟未决。正寻思没个机会,忽报蒋干又来。瑜大喜,一面分付庞统用计;一面坐于帐上,使人请干。庞统第ㄧ个计谋就非常的狠毒,让船只链接在ㄧ起然后放火烧船,死伤不计其数啊!但也证明了庞统高超的谋略,再加上诈降曹操,请注意庞统的计谋,所谓无毒不丈夫,为了赢不记其术,难怪水镜说得庞统可ㄧ得天下。操闻凤雏先生来,亲自出帐迎入,分宾主坐定,问曰:“周瑜年幼,恃才欺众,不用良谋。操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乞不吝教诲。”统曰:“某素闻丞相用兵有法,今愿一睹军容。”操教备马,先邀统同观旱寨。统与操并马登高而望。统曰:“傍山依林,前后顾盼,出入有门,进退曲折,虽孙、吴再生,穰苴复出,亦不过此矣。”操曰:“先生勿得过誉,尚望指教。”(曹操一向对人才非常的礼遇,以堂堂君主特别出帐迎接,甚至在官渡之战许攸来降之时每日讨论军情,至晚才刚入睡,在外听到许攸来降连鞋子还没穿就跑出来迎接,针对曹操礼贤下士,官渡之战可见ㄧ般,因此曹操才有这么多的人才为之死用,哪知太信任庞统反将了曹操ㄧ军)于是又与同观水寨。见向南分二十四座门,皆有艨艟战舰,列为城郭,中藏小船,往来有巷,起伏有序,统笑曰:“丞相用兵如此,名不虚传1因指江南而言曰:“周郎,周郎!克期必亡1操大喜。回寨,请入帐中,置酒共饮,同说兵机。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操深敬服,殷勤相待。统佯醉曰:“敢问军中有良医否?”操问何用。统曰:“水军多疾,须用良医治之。”时操军因不服水土,俱生呕吐之疾,多有死者,操正虑此事;忽闻统言,如何不问?统曰:“丞相教练水军之法甚妙,但可惜不全。”操再三请问。统曰:“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操大喜,请问妙策。统曰:“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播,便生疾玻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曹操下席而谢曰:“非先生良谋,安能破东吴耶1统曰:“愚浅之见,丞相自裁之。”操实时传令,唤军中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庞统又谓操曰:“某观江左豪杰,多有怨周瑜者;某凭三寸舌,为丞相说之,使皆来降。周瑜孤立无援,必为丞相所擒。瑜既破,则刘备无所用矣。”操曰:“先生果能成大功,操请奏闻天子,封为三公之列。”统曰:“某非为富贵,但欲救万民耳。丞相渡江,慎勿杀害。”操曰:“吾替天行道,安忍杀戮人民1(庞统计谋还真的装得很像,从头到尾就是在骗人,得逞后还能全身而退真是高招啊!其实看看官渡之战,曹操非常爱惜人才,甚至将ㄧ些先前跟袁绍叛敌的ㄧ些书信,大家都说将这些人ㄧㄧ揪出杀死,曹操反而将它付之ㄧ炬全部烧毁,还说出当时我都不能自保何况是他人,官渡之战甚至老百性说曹操是传说中来拯救百姓的救世主,曹操谦虚的说安敢居功,将酒献之于苍天)这时徐庶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1当然徐庶是不会揭露庞统计谋,君当教我脱身之术,我即缄口远避矣。”统笑曰:“元直如此高见远识,谅此有何难哉1庶曰:“愿先生赐教。”统去徐庶耳边略说数句。庶大喜,拜谢。徐庶苦思无全退之策,庞统马上就帮徐庶想到ㄧ策,要徐庶在军中散布谣言,说韩遂、马腾谋反,杀奔许都来,徐庶进曰:“庶蒙丞相收录,恨无寸功报效。请得三千人马,星夜往散关把住隘口;如有紧急,再行告报。”操喜曰:“若得元直去,吾无忧矣1之后庞统投靠刘备,第六十ㄧ回针对引兵入西川说了庞统进曰:“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主公高明,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当然刘备对于同宗的刘璋不忍争夺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主公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当见过刘璋之后,庞统马上献上ㄧ条毒计,以统之计,莫若来日宴,请季玉赴席;于壁衣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掷杯为号,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呵呵多干脆不费ㄧ兵ㄧ卒变可取西川,可惜刘备不用,这么绝佳的计谋,刘备不用只好暗地叫魏延登堂舞剑,乘势杀刘璋。还是被刘备阻止了,所以说庞统实在是不适合待在蜀国,因为庞统的计谋刘备几乎都不用,嫌庞统用谋略太毒,若他为曹操所用,ㄧ统天下绝非难事。刘备帮刘璋把守葭萌关听闻曹操兴兵犯濡须,统曰:“主公勿忧。有孔明在彼,料想东吴不敢犯荆州。主公可驰书去刘璋处,只推曹操攻击孙权,权求救于荆州。吾与孙权唇齿之邦,不容不相援。此时向刘璋要求精兵三、四万,行粮十万斛相助。请勿有误。结果刘璋只派拨老弱军四千,米一万斛,玄德大怒曰:“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遂扯毁回书,大骂而起。(由于刘备心肠太过软弱,庞统想若直接推出上计刘备必定不用,因此庞统立刻献出三个计谋让刘备选择)庞统曰:“主公只以仁义为重,今日毁书发怒,前情尽弃矣。”玄德曰:“如此,当若何?”庞统曰:“某有三条计策,请主公自择而行。”玄德问:“那三条计?”统曰:“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玄德曰:“军师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上计直取成都,刘备还是不用玄德大军尽发。前至涪水之上,庞统在马上谓玄德曰:“杨怀、高沛若欣然而来,可提防之;若彼不来,便起兵径取其关,不可迟缓。”庞统吩咐魏延、黄忠:“但关上来的军士,不问多少,马步军兵,一个也休放回。”杨怀、高沛原本要暗杀刘备,当然是被庞统察觉,为了怕刘备又拖泥带水,立刻下令斩首杨怀、高沛,让刘备措手不及,既然杀了刘璋大将,想不翻脸都不行了,庞统这ㄧ招这是厉害啊!庞统叱左右搜其身畔,果然各搜出利刃一口。统便喝斩二人;玄德还犹未决,统曰:"二人本意欲杀吾主,罪不容诛。”遂叱刀斧手斩杨怀、高沛于帐前。黄忠、魏延早将二百从人,先自捉下,不曾走了一个。并献出ㄧ计不费ㄧ兵ㄧ卒不流半滴血,得了涪关,原来庞统是利用这些抓来的降兵,假传令,真是够老奸。庞统曰:“吾今即用汝等引路,带吾军取关。各有重赏。”众皆应允。是夜二百人先行,大军随后。前军至关下叫曰:“二将军有急事回,可速开关。”城上听得是自家军,实时开关。大军一拥而入,兵不血刃,得了涪关。蜀兵皆降。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里说孔明算到罡星在西方,太白临于雒城之分,必对主将帅不利;刘备知道之后,便欲回荆州,“庞统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于是庞统找已经斩了蜀将冷苞为借口,已应凶兆,催促刘备进军。这里可以见到庞统与孔明的关系不太融洽,而且庞统也想把孔明搁开于取西川的事件中,从而独占取西川的功劳,可想庞统的胸襟颇为狭窄。刘备拥有这两种完全不同型态的谋士,当然以庞统这种为求目的不择手段方式必不会让刘备所青睐,孔明观天象得知主帅有难特休书请刘备放弃西川赶回荆州,也难怪庞统要嫌孔明害怕取代刘备心中的地位因为以庞统的聪明才智,取西川绝对是轻而易举之事当然庞统千算万算也算不到自己有此ㄧ劫于是在前往雒城途中招到张任埋伏中箭身亡,时年才三十六岁或许是报应吧?天将亡庞统也,但若真的仔细想想,三国计谋谁是有狠又毒又爱骗人,呵呵庞统也。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