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在野外生存有哪些常识?
2024-12-17 18:02:16 责编:小OO
文档


一、野外生存必备常识
1. 判定方向:在野外,可以利用太阳、北极星、地形等自然特征判定方向。例如,将一根直杆垂直放置地面,石子放在其影子的顶点A;10分钟后,当影子的顶点移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子。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即为东西方向,与AB连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
2. 获取饮用水:收集雨水、挖井、净化地面水等方法获取饮用水。在无可靠饮用水且无坦携检验设备时,可根据水的色、味、温度、水迹等概略鉴别水质好坏。
3. 野外点火:点燃火种后,用石头围成灶,灶口应朝风口,剩下的三面用石头围起来,空气流通越好,火苗就越旺。灭火时,用水浇灭,确保火完全熄灭后,再仔细清扫灰烬残渣,然后覆上土,恢复原状。
4. 步行鞋选择:在不平的路面步行时,鞋子的舒适与否关系到脚疲劳的程度。购买时注意:脚尖和脚跟的强度要适中,应有防滑条纹;试穿时,脚尖最好能自由活动。
5. 野外受伤:被树枝剐伤或石头绊倒时,若只是手脚轻微撞伤,可用水冷敷,再将患部抬得比心脏高。头部受重撞后发生呕吐现象便有危险,必须尽快送医院。
6. 野外求生饮食:获取食物的途径主要有猎捕野生动物和采集野生植物。了解可食用昆虫和野生动植物的种类、食用方法。例如,蝗虫、螳螂、蜻蜓等昆虫以及山葡萄、笃斯、黑瞎子果等野果均可食用。
二、复杂地形行进方法
1. 在山地行进,为避免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应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
2. 行进时,能大步走就不小走。这样几十公里下来,可以节省许多步。疲劳时,应用放松的慢步来休息,而不停下来。
3. 攀登岩石时,应对岩石进行细致的观察,慎重地识别岩石的质量和风化程度,确定攀登的方向和路线。
4. 攀登岩石的基本方法是“三点固定”法,即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后再移动剩余的一手或一脚,使身体重心上移。手脚要很好地配合,避免两点同时移动,一定要稳、轻、快,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距离和最稳固的支点,不要跨大步和抓、蹬过远的点。
5. 攀登30度以下的山坡可沿直线上升。攀登时,身体稍向前倾,全脚掌着地,两膝弯曲,两脚呈外“八字形”,迈步不要过大过快。坡度大于30度时,一般采取“之”字形攀登路线。攀登时,腿微曲,上体前倾,内侧脚尖向前,全脚掌着地,外侧脚尖稍向外撇。
6. 在行进中不小心滑倒时,应立即面向山坡,张开两臂但直两腿,脚尖翘起,使身体尽量上移,以减低滑行的速度。这样,就可设法在滑行中寻找攀引和支撑物。千万不要面朝外坐,因为那样不但会滑得更快,而且在较陡的斜坡上还容易翻滚。
三、采捕食物的方法
1. 猎捕野生动物:了解动物的栖息地,掌握动物的生活规律,然后采取压捕、套猎、捕兽卡以及射杀等方法进行猎捕。
2. 采集野生植物:了解可食用野生植物的种类、识别方法。例如,可食用的野果有山葡萄、笃斯、黑瞎子果等;常见的野菜有苦菜、蒲公英、鱼腥草等。
四、野外常见的伤病的防治
1. 昆虫叮咬:在野外为了防止昆虫的叮咬,人员应穿长袖衣和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
2. 蚂蟥叮咬:遇到蚂蟥叮咬时,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或用肥皂液、盐水、烟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燃烧着的香烟烫,让其自行脱落,然后压迫伤口止血,并用碘酒涂搽伤口以防感染。
3. 昏厥:野外昏厥多是由于摔伤、疲劳过度、饥饿过度等原因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一般过一会儿便会苏醒。醒来后,应喝些热水,并注意休息。
4. 中毒:其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胃疼、心脏衰弱等。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洗胃,快速喝大量的水,用指触咽部引起呕吐,然后吃蓖麻油等泻药清肠,再吃活性炭等解毒药及其他镇静药,多喝水,以加速排泄。为保证心脏正常跳动,应喝些糖水、浓茶,暖暖脚,立即送医院救治。
5. 中暑:其症状是突然头晕、恶心、昏迷、无汗或湿冷,瞳孔放大,发高烧。发病前,常感口喝头晕,浑身无力,眼前阵阵发黑。此时,应立即在阴凉通风处平躺,解开衣裤带,使全身放松,再服十滴水、仁丹等药。发烧时,可用凉水浇头,或冷敷散热。如昏迷不醒,可掐人中穴、合容穴使其苏醒。
6. 冻伤:如发现皮肤有发红、发白、发凉、发硬等现象,应用手或干燥的绒布磨擦伤处,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冻伤,轻度冻伤用辣椒泡酒涂擦便可见效。如生身体冻僵的情况,不要立即将伤者抬进温暖的室内,应先磨擦肢体,做人工呼吸,待伤者恢复知觉后,再到较温暖的地方抢救。
7. 蜇伤:被蝎子、蜈蚣、黄蜂等毒虫蜇伤后,伤口红肿、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要先挤出毒液,然后用肥皂水、氨水、烟油、醋等涂擦伤口,或用马齿苋捣碎,汁冲服,渣打外敷。此外,蒜汁对蜈蚣咬伤伤有疗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