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世界第一大洲
1. 地理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 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 相邻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 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 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7. 中国北邻北亚,西邻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二、地形和河流
1. 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 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伊郎高原、中西伯利亚山地。
3. 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4. 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5. 湖泊:里海、贝加尔湖、死海。
三、复杂的气候
1. 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性气候分布最广。
2. 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3. 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4. 温带性气候: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5.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点是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1. 2000年,世界总人口共60.55亿,亚洲人口约36.8亿,占总人口的61%,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2.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尼日利亚。
3. 除南极洲外,世界各洲人口数由多到少依次是: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南极洲。
4. 除南极洲外,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洲、欧洲。
5. 世界净增人口60.55亿×1.3%=7871万人,亚洲净增人口数36.8亿×1.4%=5152万人。
6. 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二、多样的地域文化
1. 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一半。其中汉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2. 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源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
3. 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族风俗。
4. 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 日本为预防地震而设计的抗震建筑(多地震)
- 也门的住房和梯田(山坡地区)
- 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居住的高脚屋(气候湿热,人们过聚居生活)
- 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气候湿热,多河湖)
- 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衣服,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严寒)
-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穿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热带干旱草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5.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情,理解和尊重其他地域文化是实现同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基础。
二、经济发展差异
1. 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2.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的国家有:日本、以色列、新加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500美元的国家有:越南、蒙古、尼泊尔、孟加拉国、印度;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是尼泊尔的145倍。
3. 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