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活动记录表怎么写?
2024-08-03 19:46:00 责编:小OO
文档


年级五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备课组长高**时间9月9日第四节课
地点五年级办公室
参与人员及分工主备:高**补充:
单元教材解读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的第1课,本课围绕五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思考、规划自己的课余生活,学会如何选择课余生活——应该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或锻炼体魄,或增长知识,或启迪心智,或陶冶情操。本课共分为“课余生活我选择”、“课余生活助我成长”、“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三框题,拟用两课时结束课程,并长期跟踪学生课余生活的情况。
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课余生活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2.能够选择有兴趣、有意义的课余生活,并会合理规划。3.懂得过好课余生活要遵守一定的活动规则,让课余生活健康安全。4. 了解毒品和毒品对生命,对社会的危害,知道吸食毒品和拥有毒品是违法行为。5.知道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6. 知道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害,懂得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自己。提高防范意识,远离青少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学会拒绝和求助,提高自护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余生活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2.能够选择有兴趣、有意义的课余生活,并会合理规划。3.懂得过好课余生活要遵守一定的活动规则,让课余生活健康安全。4. 知道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害,懂得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自己。提高防范意识,远离青少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学会拒绝和求助,提高自护能力。
单元教学策略课题: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课余生活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两个月的暑假就过去了,说说今年暑假中最值得回忆的事。(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渡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②懂得校内外丰富的课余生活对我们的成长是有益的。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课余生活的重要性1.什么叫做课余生活?‘课余’都是指哪些时间?2.解释什么是课余生活和课余时间。3.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天、一周的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4.小小观察员:请你观察一下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和感悟?5.温馨提示:粗略计算,我们一周的课余时间是上课时间的5倍!由此可见我们应该珍惜课余时间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让自己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6.小小分享会:你平时都参加一些怎样的课余生活?7.过渡:看着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课余生活,你会怎么选择?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二)课余生活我选择1.课件出示第二页的活动园。交流:你是如何选择课余生活的?如果你的选择和父母的不一致,你会怎么办?2.过渡: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合理选择。李玉红同学在选择课余生活时就遇到了一些问题。你遇到过类似的困惑吗?请你为她提出合理的建议。(课件出示第三页的活动园。)小结: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三)课余生活助我成长1.过渡: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有许多课余生活伴随着我们。(课件出示课余生活的图片)2.阅读第四页活动园的三个片段,小组讨论:课余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小结: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1.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能力。2.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3. 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2)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能够选择有兴趣、有意义的课余生活,并会合理规划。②懂得过好课余生活要遵守一定的活动规则,让课余生活健康安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理规划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面对课余生活中的诱惑,能够合理的选择。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同学们,你们都在课余时间做些什么呢?你认为你的课余生活有意义吗? (学生各抒己见)课余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激起求知欲望,磨练意志,开发潜能,陶冶情操,促进自身发展。这节课我们学习《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2)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哪些课余活动是有意义的。2.懂得如何合理的安排课余活动。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认识健康的课余生活。1.观察图片,小组讨论,下面哪些活动是健康的?(学生各抒己见)生1:上网要适量,浏览健康的内容,如果沉迷于网络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生2:读书是一个很好的课余活动,可以增长见识,提高理解和阅读能力。生3:课余时间跑步,可以锻炼身体,非常的健康。[来源:学+科+网Z+X+X+K]生4: 唱歌也是非常健康积极的课余活动。可以培养我们高雅的情趣,还可以提高肺活量。生5:踢足球是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既锻炼身体,又可以提高我们的合作能力。生6: 如果课余时间都在看电视不但对眼睛不好,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2. 判断下面的课余活动,哪些是积极健康的,为什么?生1:弹琴、唱歌、绘画、书法是积极的兴趣爱好。培养这样的兴趣爱好能丰富生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能力的发展。生2:、沉迷电脑游戏是消极的兴趣爱好。不利于我们成长,要杜绝。(二)合理安排课余生活1.以小组为单位,就如何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展开讨论。需要考虑的因素:应该做的事情有哪些?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最急迫的事情是什么?自己的计划能否按照时间安排进行?学生各抒己见,互相纠正、补充。2.阅读第八页阅读角《不合理的安排》,你有什么感受?3. 小结:合理规划课余生活,要做到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互补,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余生活的关系。(三)课余生活温馨提示过渡:我们的课余生活不仅要合理规划,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符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1.结合课本第9页活动园,为我们的课余生活做一个温馨提示。2.在你的身边有类似的事情吗?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你打算以后怎么做?3.写一个倡议书。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课余生活的收获1.阅读第6、7页阅读角和活动园,谈谈你的感想。2.你参加过的最有意义的活动是什么?在参与这个活动时,你有哪些收获?小结:起初,我们对有的课余生活不一定感兴趣。但是,它有意义、有价值,能带给人关爱、快乐和温暖,能培养我们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2.学会沟通交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当他人有不同看法时,我们要理性对待分歧。②懂得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的探究中培养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新课导入:(1)同学们,在上学期的足球比赛中,我们班输掉(赢得)了比赛,你能说说你的看法吗?(2)同一场足球赛,同班同学的看法为什么不一致呢?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沟通交流,引入课题《学会沟通交流》。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当他人有不同看法时,我们要学会理性对待分歧。②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的化解矛盾。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活动一:教材P11“活动园”。1.学生在小组内思考探究以下问题:假如你是梁毅或吴云飞,请依照下面的问题深入思考。①你会对这种分歧采取什么样的态度?②你的态度对自己的心情会产生什么影响?③你的态度对朋友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④你的态度对自己的棋艺会产生什么影响?2.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3.你有没有和谁发生过类似的冲突?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小结:有不同看法时,只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考虑他人,就容易产生矛盾或冲突。理性对待分歧,会让我们有合情合理的看法和思考。(二)真诚坦率很重要过渡:对于不同看法,采取“简单拒绝”或“一味接受”的态度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1.阅读12页活动园,思考:当与同学意见不同时,你通常的想法、做法是什么?2.出示“换位三部曲”说说你对它的理解。稳定情绪----冷静思考-----寻找合理点3.在“换位三部曲”的引导下,现在你想出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可能有怎样的结果?3.在“换位三部曲”的引导下,你对某件事是否有新的的解决办法,请举个例子。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一)锻炼表达很重要活动二:教材P13“活动园”1.身处这样的场景,你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呢?2.在表达上往往有同学会有很多问题,比如不敢表达、表达不清、角度不同等,你能帮他们想出解决办法吗?3.小结:交流中产生分歧时,我们可以坦诚地向对方提出意见,平和、冷静、友好地与对方交流。这样我们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收获友谊。(二)正确对待分歧活动三:教材P14“活动园”1.阅读材料,提示学生思考:①要求别人与自己保持一致,可能的后果是什么?②假如王小雨向你请教,你会采取什么态度?2.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如果总是试图改变他人,会给自己和他人制造许烦恼。如果总是抱怨他人不合作,却从未想过他人持不同意见的原因,就难以进行正常的交往。尊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也是尊重自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与人沟通的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新课导入:世界著名成功学大师、心理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由此可看出沟通的重要性,这节课继续学习《与人沟通讲方法》。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掌握与人沟通的方法,懂得与人沟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也要给对方解释的机会。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1.自学15页活动园中的“学一学”2.试一试(小组讨论)假如你和体育委员钱小明因为运动会项目报名的事发生争吵,本来你的强项是短跑,他却让你报跳远。你会怎么跟钱小明说?参考上面表格完成下列活动。“你”句式可能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句式可能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汇报交流。4.小结表达的方法。过渡:与人沟通,既要注意表达的方法,还要学会倾听。活动二1.当你与别人主动沟通时,如果对方面无表情、左顾右盼,你的心情如何?你会有何表现?2.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困惑?请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3.你认为与人沟通时需要怎样倾听?4.小结沟通的技巧。活动三1.小组内围绕“沟通交流与我们的同学关系”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2.汇报交流。3.看来大家在小组内与同学沟通后意见仍未达成一致,此时,你会如何处理?4.小结:与人沟通,即使未能达成共识,也不要相互指责。我们可以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讨论。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1.表达的方法:表达有方法①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表达时要自信。②说话前做好准备,明确观点,充分说理。③表达是为了让对方能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意见。说话要态度诚恳,语气平和,音量适中,有理有据,可以适当辅以手势。2.倾听的技巧:倾听要耐心①身体前倾,目光专注。②边听边观察,从对方的表情、手势和语气中获取信息。③从对方的发言中把握关键内容,做好回应的准备。④用点头等方式表示你的认同或礼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3. 与人沟通要学会倾听。这样做既是良好修养的体现,也能让我们准确理解和领会对方的想法和目的。4. 与人沟通,即使未能达成共识,也不要相互指责。我们可以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讨论,给对方充分解释的机会。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2.能力目标能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吸烟、喝酒的危害,能用实际行动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抵制不良习惯是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新课导入:①出示一组图片及社会俗语。请看下面一组图片,这样的画面你熟悉吗?②这些俗语反映了一些什么社会现象?师总结:吸烟这种现象在社会上还是很普遍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烟酒这个话题。板书课题——《烟酒有危害》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知道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 吸烟危害知多少1.出示预习案上的调查表。从统计数据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2.对比吸烟前后肺部的变化图。3.展示吸烟危害的资料。4.谈谈你对吸烟的危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活动二 酗酒危害大家谈1.谈谈你搜集的酗酒的资料。2. 小组内说一说过度饮酒的危害。3.酗酒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对人对己都造成伤害,你有哪些拒绝饮酒的好方法吗?4.青少年吸烟、喝酒会有哪些危害?5. 在“认识烟酒危害”展板设计中,同学们开展了“观点大碰撞”活动。请你结合生活中的事例,采用“说服的理由”,帮助同伴澄清一些“错误的认识”吧!6.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7.小结:吸烟、喝酒不仅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能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活动三 做个小小宣传员1.我想对______说:“_______________。”我会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我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你认为可行的戒烟、戒酒宣传活动方案,如:写一写戒烟、戒酒的宣传标语;画一画戒烟、戒酒的宣传画;写一篇戒烟、戒酒的演讲稿等。3.课下在社区居民中开展“远离烟酒,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抵制不良的社会行为,人人有责。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1. 吸烟、喝酒的危害: 吸烟、喝酒不仅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能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2.未成年人吸烟可能引起思维能力的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喝酒会导致大脑功能发生变化,神经发育受阻,影响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健康发展。酒精会刺激消化道,导致肠胃不适和消化不良,影响正常饮食及营养摄入,阻碍正常的生长发育。课题: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2)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毒品和毒品对生命,对社会的危害,知道吸食毒品和拥有毒品是违法行为。2.能力目标能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吸毒的危害,能用实际行动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自觉远离毒品。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新课导入:同学们,生活中的危险主要是威胁我们的身体安全,而社会中还有一些危害则对我们的心灵与身体都形成威胁。出示:(罂粟花植物图片)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的花?(学生回答,说说搜集的罂粟的资料,归纳出:罂粟花是一种毒品)今天,当毒品魔鬼般的影子在我们身边游荡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守护自己的生命?今天我们来学习《毒品更危险》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了解毒品和毒品对生命,对社会的危害,知道吸食毒品和拥有毒品是违法行为。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认识毒品1、提问:什么是毒品?常见的毒品有哪些?(学生交流资料)师总结:“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和精神药品”。2、图片展示,认识常见毒品[来源:学|科|网Z|X|X|K](课件展示:常见毒品的图片。)3、教师介绍:大麻、吗啡、海洛因、、活动二:感知毒品危害师:这些毒品产生于看似美丽的花朵,而且有时他们还会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外包装,可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给全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敌人。那么,为什么称它们为毒品呢?它有什么危害,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来探究学习,深入了解。1、小组交流,初知危害(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2、结合事例,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回答,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小结归纳,板书: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3、观看组图,引起震撼,提升感悟:(吸毒自毁前程、吸毒引发大脑组织病变、吸毒后的疾病、吸毒引发自杀、畸形儿等图片。)说一说:看完图片后你的感受?师:毒品危害之大,给我们的民族,给我们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毒品引起了党和的高度关注。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一)、认识“国际禁毒日”6月26日1、课件出示:6月26日[来源:学。科。网]提问:你知道6月26日是什么日子吗?(国际禁毒日)师:世界各国每年在这一天都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来宣传禁毒,下面我们来看几张禁毒的宣传图片。2、教师播放宣传图片师:毒品“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有着巨大的危害性,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样预防吸毒呢?[来源:学(二)、珍爱生命学会说“不”1、出示资料:青少年吸食毒品的资料。提问: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青少年在吸食毒品?2、小组讨论,引导探讨3、集体交流,各抒己见板书:珍爱生命学会说“不”。[来源:学#科#网](三)、宣传禁毒,关爱他人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毒品的危害,那么如何让你身边的人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呢?1:小组交流2:归纳方法:(写宣传语、警示语、画宣传画、写倡议书…….)(四)、课后践行,延伸感悟选择自己喜欢的宣传方式,小组合作到社区中进行毒品危害的宣传活动。课题: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3)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害,懂得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自己。提高防范意识,远离青少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学会拒绝和求助,提高自护能力。2.能力目标在危害面前,学会拒绝和求助,提高自护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对生命负责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形成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新课导入: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烟、酒、毒品的危害。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危害,它们像一个个幽灵,飘荡在我们的身边。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落入陷阱,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高警惕,保持清醒头脑,拒绝危害,保护自己。引入课题。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知道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害,懂得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自己。提高防范意识,远离青少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身边的危害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搜集的我们身边的危害(可以用文字、图片、故事等多种方式)。2.列举生活中的种种危害。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利弊,吸毒的危害。3.师总结:珍爱生命,远离第一支烟、第一口酒、第一次毒。活动二:直面危害1.面对身边的各种危害,我们该怎么办?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会怎么做?(请在小组内交流)2、请你支招。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会怎么办?(请在小组内交流)(1)放学路上,同学递给你一支烟,说:“抽一支吧,反正老师也看不见。”(2)同学过生日,提议喝点酒庆祝,还说低度酒喝了也不会醉。(3)坐火车时,对面的人递给你一瓶饮料。3.拒绝技巧。(1)直接拒绝:直接而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想法。(2)找寻借口:找寻一项适当的借口,以拒绝他人的要求(3)转移话题:引出新话题,以摆脱不正当的引诱(4)离开现场:找理由快速离开现场,摆脱纠缠4.教师小结:遇到一些危险情境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果断或委婉地拒绝,以摆脱困境。活动三:学会说“不”1.拒绝诱惑,远离危险行为。请你来完善《学会说“不”》操作手册。结合课本25页活动园。2.交流方法。3.小结:面对危害,我们要学会拒绝和求助。如果有人劝我们吸烟、喝酒、吸毒,我们要勇敢、坚决地说“不”;如果我们对事情的危险性判断不清,就要及时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相关链接1.《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十条 规定:“不吸烟、不喝酒、不,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第三十六条 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3.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场所设置“未成年人禁入”的标志。想一想,上述法律规定对我们有什么作用?4.小结: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我们自己。要增强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主动拒绝烟酒,坚决抵制毒品,是我们健康生活、成长的保障,也是对自己、家庭和社会负责的表现。
单元课时安排及其他
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6
1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2
2 学会沟通交流2
3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2
阅读已结束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