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故意犯罪形态名词解释
2024-08-27 08:38:19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也就是一定的社会和一定的阶级向人们的行为所提出应当遵循的标准。”(《哲学名词解释》)道德既然是“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就应该有个遵循的标准,超出了这个遵循的标准,就是逾矩,就是违反了人们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标准。在这里,人们(绝大多数人)的道德尺度就是对人们的行为的一种衡量尺度。超过这个尺度,就是不讲道德的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的行为这个尺度之内,就是道德所容许的行为,就没有违反法律。
“法律,表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由国家政权制定、认可和强制执行的人们行为规则的总和。是统治阶级借以维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实行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哲学名词解释》)在这里,法律的解释,与在“道德”里的解释一样,都提到了“人们行为”这个词。只不过在前面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而在“法律”条的解释则为“是由国家政权制定、认可和强制执行的人们行为规则的总和”。由此可知,道德准则是靠人的自觉认可、自觉行为的一种行为,而法律的规则是要靠强制手段执行的。这就是违反道德准则和违反法律规定的本质区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和法律。一切违反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和法律的特权。
第二十四条 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