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各级工会可以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哪些服务
2024-08-27 11:39:07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
(一)以保增长调结构扩大就业。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将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相结合,坚持把稳增长、保就业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好“四大攻坚战”为抓手,保持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强化就业目标评估考核,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作为宏观的目标导向,将城镇新增就业、调查失业率作为宏观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作为年度考核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计局、统计局,列第一位者为牵头单位,下同)(二)进一步发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作用。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着力推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按照规定享受减免征收、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和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优惠。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建设企业服务平台,构建集聚和服务的普惠制企业精准服务体系。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按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不断提高小微企业带动就业的能力。(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科技局、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人行驻马店中心支行)(三)积极预防和有效失业风险。建立失业保险费率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对依法参保缴费、采取有效措施未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可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稳岗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补贴实行先支后补、据实列支、总额控制,主要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相关支出。健全失业动态监测、失业预警、失业一体化的失业预防工作体系。完善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制定应对失业风险的应急预案。同时,加强失业,对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失业,要提前采取专项措施进行预防,最大限度地规避失业风险,保持就业局势稳定。(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委)
二、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四)支持新兴业态发展。包容处于发展初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搭建企业与监管部门沟通桥梁,对缺乏成熟标准的新产品、新服务等,开展并行研究和监测分析,不断促进其规范发展。探索对跨界融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部门协同监管,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将鼓励创业创新发展的优惠面向新兴业态企业开放,符合条件的新兴业态企业均可享受相关财政、信贷等优惠。推动部门带头购买新兴业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交通局、商务局、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人行驻马店中心支行、市工商联)(五)鼓励劳动者通过新兴业态就业创业。支持劳动者通过新兴业态实现多元化、多渠道就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就业创业扶持。鼓励各类群体利用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在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信息、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创新创业,大力扶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金融服务、物流运输、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等领域的新兴业态创业项目。继续实施大众创业扶持项目,适度向新兴业态创业项目倾斜,建立健全对资助项目的后续跟踪服务制度。(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科技局、商务局、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人行驻马店中心支行、市工商联)(六)完善新就业形态用工和社保等制度。指导新兴业态企业规范用工管理,从业者与新兴业态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要依法为其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研究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就业和用工特点,完善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等法规,完善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办法和管理措施。建成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形成每个人唯一的社会保险标识并实行动态管理。加快建设“网上社保”,为新兴业态创业者参保及转移接续提供便利。依托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为跨地区就业的缴存职工提供异地转移接续服务。(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总工会)
三、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七)持续优化创业环境。完善支持促进创业的政务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全面实施企业“三十五证合一”,推动“多证合一”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规范改进审批行为,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加快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延伸,开展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实施简易注销登记程序。对初创企业按规定免收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整合市场监管职能和执法力量,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解决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问题。(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编办)(八)大力培育创业主体。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和大众创业的激情,扶持大中专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失业人员等城乡各类群体自主创业,鼓励外来人员来驻创业,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鼓励小微企业“二次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为经济发展打造新引擎。(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才办、财政局、教育体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局、农业局、总工会、团、市妇联、残联、工商联)

法律依据
《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条 就业补助资金是由县级以上设立,通过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促进就业创业的专项资金,由财政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以下简称“门”)管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