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大棚生姜可以不撤棚膜吗
2024-08-17 02:34:18 责编:小OO
文档

大棚生姜可以不撤棚膜

生姜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种植生姜的农户较多,种植效益可观。有不少种植户都采用大棚生姜种植的方法,利用大棚进行生姜栽培,可以提早播种,延迟收获,极大地提高了生姜的产量。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大棚生姜种植技术和管理,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种姜的选择

选择姜块肥大、饱满、形状扁平、节间短、皮色光亮、不干缩、未受冻、无损伤、无病虫害的肉质新鲜的健康姜块作种姜。姜种每块在50克以上,大小要均匀。

二、晒种催芽

播种前一个月把选好的种姜取出,冲洗后于晴天晒种,晒种1~2天后室内堆放2~3天,后再取出晾晒,如此重复几次,当姜肉变干、发白,稍有皱纹时停止。在最后一次晒种前用20%草本灰水溶液浸种20分钟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进行消毒,捞出晾晒。晾晒姜种利于减少水分和提高姜体温度,为培育壮芽打下基础。

催芽有利于姜种早出芽、早齐芽,是大棚生姜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晒种后,趁姜体温度较高,将种姜一层一层平放于篓筐中,在篓筐周围用棉被等保温物进行覆盖保温,保持室内温度20~25℃,经12~15天即可萌幼。当催芽20~25天后幼芽长至0.5~1.5厘米时即可降温凉芽待播。

三、大棚选址

选择地势稍高、*质肥沃、*层深厚、无姜瘟病、地下害虫少易排灌的地块。定植前1个月搭大棚。扣好大棚膜进行*壤翻耕,要求耕翻深度在17~20厘米,以利于提高地温和降低*壤含水量,同时做好棚间排水沟。


四、合理密植

种姜催芽后即可定植,将姜种播于沟底6~8厘米,姜芽向着南方统一平放于沟底一侧,芽头稍向下倾斜,以利于种姜下端发新根。播后覆细*5~8厘米,种植密度应根据种姜的品种特性而定。若种姜植株较矮、节间短小,种植密度宜加大,在6000株以上;若种姜植株高大的则种植密度在5000株左右。

五、水肥管理

生姜出苗后,*壤要适当干燥一些,以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出苗及生长,在生长中期至收获前要保持*壤相对湿度在80%左右,这样有利于生姜的分枝发生及姜块的膨大。晴天时要视*壤干湿情况及时提早浇水,但要防止过分潮湿和渍水,以免引起植株旺长和病虫害的发生。

生姜一生需肥量很大,除施足基肥外,应及时追肥。在生姜齐苗后,要结合浇水,施第一次肥,可以每亩浇腐熟粪水1000千克或施复合肥10千克,在植株分枝期进行第二次施肥,每亩施用复合肥10~20千克,施后要适当培*壅根,在收获前1个月进行第三次施肥,每亩施用复合肥10千克,施后要覆*壅根,覆*后浇一次透水,以促进生姜对肥料的吸收利用。

六、温度控制

生姜出苗前,密闭大棚及不揭地膜,以便保温。夜间大棚可以加盖草帘。当生姜出苗后,应揭去地膜,除去稻草等物品。白天温度保持在22~28℃,勿高于30℃;夜间温度控制在18~20℃,勿低于13℃,当大棚内温度高于35℃,应及时通风降温,以防烧苗。生姜喜阴不耐高温和强光照射,在气温高阳光强烈时,可撤去棚膜换上遮阳网,也可以用棚膜作遮荫物,但要打开顶部与基部棚膜进行通风,尤其是中午,以防高温强光灼伤幼苗叶片。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