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郑国渠目前的现状
2024-08-17 17:15:30 责编:小OO
文档

1929年陕西关中大旱。
郑国渠,位于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灌溉面积约4万顷)。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郑国渠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约十年后完工。
郑国渠的引泾故道路线,实际长度约为126.03公里,渠道自西而东,充分利用了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点,形成了渠水自流灌溉。在渠道工程布设上,将沿线与渠道交叉的许多小河拦水入渠,使郑国渠沿渠流量渐增,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灌溉效益。这在2000多年前,是很难得的。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秦以后,因河床下切引泾渠口不断上移,历代在郑国渠的基础上,先后建设有汉代白公渠、唐代三白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龙洞渠和近代泾惠渠。引泾渠首似巨龙寻水的龙头,从平原上移10公里,直扎山中。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