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仕而优则商”出处
2024-10-06 01:20:45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古代有句流传甚广的观念,即“仕而优则商”,它源于《论语·子张》中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强调,如果在官场上表现出色,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展现,那么可以考虑转向商业领域发展。在中国,这样的转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象,即企业家群体。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以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为主要内容,是一部富有哲学思想和道德教诲的散文集。它涵盖了政治、教育、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孔子的政治理想、教育理念和道德准则。它的编纂始于春秋后期孔子的讲学活动,弟子们通过口耳相传,最终整理成书,既体现了孔子的智慧,也记录了时代的风貌。

《论语》中的内容不仅限于理论阐述,许多章节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以生动的记叙描绘了人物性格,展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个性特点,如子路的直率、颜回的贤良等,使得这部经典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论语》不仅是孔子思想的载体,也是塑造古代社会精英群体的重要文献,其中蕴含的智慧与教诲对中国社会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仕而优则商"这一观念,便是从这样的文化背景中生发出来,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和人才流动趋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