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隐性收入与灰色收入的区别
2024-10-05 16:58:14 责编:小OO
文档

两者的区别:收入:隐性收入是指职工在工资、奖金、津贴、补助等正常渠道之外取得的非公开性收入。灰色收入:“黑色收入”是不法收入;“白色收入”是公开透明的收入,是合法的;“灰色收入”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收入。“灰色收入”的内涵很复杂,上世纪80年代,人们把工资、津贴之外的经济收入如稿酬,兼职收入,专利转让费等,统统叫做“灰色收入”。
灰色收入是来路不是很正的收入,象回扣、好处费等,说出来不光彩,但也够不上犯罪。 隐性收入是不算在工资内的收入,象交通费补贴、通讯费补贴等用各种名义发给他们的钱。
收入就是在工资,劳动所得等等之外“合法”取得的收入。比如公积金,炒股所得等等 灰色收入先要谈谈黑色收入,黑色收入是违法收入,白色收入是合法收入。灰色收入就是两者之间,不太好界定。比如无法解释的财产来源,没有证据的受贿等等。
拓展资料
1.从收入公开与否的角度考察,居民收入也有显性收入和隐性收入之分。 其中,显性收入是指公开的账面收入,包括账面上记载的或申报纳税的工资收入、实物收入、房租收入、金融资产收入、合法经营性收入等;而隐性收入是指未公开的账外收入,包括账外存在的个人福利、隐性财产收入、灰色收入与黑色收入等。
2.相应地,居民收入差距可分为显性收入差距和隐性收入差距。 通常,我们在报刊、杂志、书籍等媒体上看到官方公布的有关某一时期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在数据上与非官方的学者、研究机构得出的基尼系数相比要小一些。
3.譬如,1995年全国的基尼系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0.3,中国社会科学院得出的结果是0.445,而同期,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的外国学者却认为是0.452。究其原因,如果抛开计算方法的选择差别、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等因素,应该说,是由于官方公布的数据更多的是反映居民之间的显性收入差距,基本涉及不到隐性收入差距,而非官方得出的数据虽不能说是完全准确的,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既反映了居民之间的显性收入差距,又反映了部分隐性收入差距。
4.说到这里,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无论官方公布的数据还是非官方得出的结果,都无法准确地反映居民之间的隐性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这与收入统计资料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有关。诸如,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失真现象仍存在;统计过程中出现实物收入部分遗漏;纳入统计的实物收入还难以在计量上进行准确的"货币化";高收入者怕"露富";各种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等非法非正常收入的隐瞒等因素使得统计出来的数据未能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隐性收入差距。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