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0代表绝对平均收入分配,1代表绝对不均匀收入分配。
1、在国际上,0.2以下的收入通常被视为相对平均,0.2-0.3为相对平均,0.3-0.4为相对合理,0.4-0.5为较大的收入差距,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意味着收入差异很大。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
2、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拓展资料:
1、公共数据是在2011年之前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中国进入21世纪后的基尼系数。2009年,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甘犁,教授发起并领导了一项全国性的学术调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随后在2011年公布了0.61的基尼系数。随后,统计局公布了过去十年的基尼系数,都在0.45到0.48之间。
2、2016年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为0.465,略低于之前的0.474,而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数据为0.62略高。因为忘记了金笳的账户密码,所以他无法获得最新的数据,但差异应该很小,所以他可以使用它。
3、西南财经大学在全国范围内有4万个家庭作为样本,家访者主要是来自西财的学生,作为家庭基金的一员,他们更愿意根据个人收集数据的经验,相信来自财大的数据,那当然不管你相信哪个数据0.46和0.62,这些都是很高的。
4、与发达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保持在0.5左右。例如德国在最初的收入分配中是0.5,我们知道德国是一个同质性很大的国家,教授和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不会很大。然而,中国的差异远远大于德国,如地区差异、教育差异、家庭差异、拥有资源的差异等。如此高的差异导致基尼系数大于0.5是正常的。
5、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当经济迅速发展时,资源已经被分配,导致基尼系数上升,这是一个普遍现象。20世纪80年代,巴西的基尼系数高达0.63。
6、破坏社会稳定的因素不是收入差距本身,而是机会不均,只有机会不均才会引起广泛的社会不满。例如,我们并不嫉妒马云和马化腾能挣很多钱,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努力创造的社会财富。我们担心的是第二代和第二代富人,他们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占用大量资源。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