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厂商的理性决策为何应在第二区域?(微观经济学)
2024-10-05 23:34:10 责编:小OO
文档


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过程被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以劳动力投入的增减为标准。首先,平均产量递增阶段,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平均产量和总产量都呈上升趋势,但生产者会选择继续投入以最大化收益。然而,当进入平均产量递减阶段,虽然总产量仍在增长,但平均产量开始下降,此时边际产量为零,理性厂商会在这一阶段(即劳动投入从L3到L4区间)进行生产,因为边际产量为正,总产量达到最大。最后,当边际产量变为负值,总产量开始下降,厂商会减少投入,进入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之所以被厂商视为理性决策区域,是因为在这个阶段,虽然平均产量减少,但总产量增长,且边际产量为零,意味着每增加一单位的劳动力投入,产量增加量最小化但仍能带来收益。因此,厂商会在这个阶段进行最优资源分配。要确定具体的投入量,需要结合成本函数进行决策分析。

这三个阶段的划分基于固定生产技术条件和可变的劳动投入,通过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形态来描绘。总的来说,理解生产的这三个阶段对于理解厂商的决策行为和优化生产策略至关重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