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的“除权”与“复权”概念密切相关,但其实质是调整股价和成交量,使其反映出真实的涨跌情况。简单来说,复权是对股票价格和交易量进行调整,以反映股票拆股、送股等权益变化后的实际情况。
复权主要有三种方式:前复权、后复权和不复权。前复权是基于除权后第一天的价格,调整过去的股价数据,帮助投资者理解股票在权益变动前的成本价。后复权则是以除权前最后一天的价格为基础,调整后的股价更能体现未复权时的真实水平。不复权则是直接查看除权后的股价,没有进行任何调整。
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如果某股票原本每股10元,实施10送10后,除权后报价变为5元,但若采用向后复权,价格会调整为10元,反映出实际的涨幅。而向前复权则保持现价不变,将历史价格向下调整,便于连续观察股价走势。
计算复权后的价格有两种公式:前复权的计算方法是[(复权前价格-现金红利)+(新股或配股价格×流通股变动比例)]÷(1+流通股变动比例),后复权则是复权前价格×(1+流通股变动比例)-新股或配股价格×流通股变动比例+现金红利。
总的来说,选择哪种复权方式取决于分析者的需求,复权后的价格能提供更准确的历史价格参考,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