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P,全称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银行内部的一种管理工具,它通过全额有偿的资金转移,帮助商业银行计算业务成本和收益。具体操作是,业务部门的每笔负债资金需按照FTP价格转移给资金中心,而资产业务则需要以FTP价格向资金管理部门购买资金。FTP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近年来才在中国逐步应用,但其大规模运用在中国面临多重挑战,如二元金融结构、半市场化环境、城市主导的资金清算和监管等,这些都了其管理效果。
FTP的核心作用在于,它为分支机构或业务部门提供稳定的利润空间,同时将市场风险集中到资金中心进行统一管理。FTP的实施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资金管理模式转变:从基于利率差额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基于FTP价格的全额转移。
净利息收入计算变化:利润核算从净利差转向内部FTP下的净利差之和。
经营管理中的经济调节增强:FTP价格作为经济杠杆,更有效地支持目标客户的业务发展。
风险管理职能转移:总行集中管理大部分产品的利率风险。
尽管FTP具有潜力,但在我国的金融环境中,其应用还需克服诸多障碍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