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企业之间借款利息怎样开具
2024-10-06 01:00:29 责编:小OO
文档


企业之间的借款利息,其性质不同于商品销售或服务提供,因此并不需要开具,仅需提供收款收据作为记录。借款方在会计处理上,通常会将利息支出记入“财务费用”科目,并用现金进行抵扣,对应会计分录为:借记“财务费用”,贷记“现金”。

根据财税[2008]121号文件的规定,即使借款方支付的利息可能不遵循交易原则,超出法定利率范围,关联方收到的利息收入仍然需要按照所得税法缴纳所得税。这意味着,无论利息支付是否合规,关联方都必须根据实际收入按税法规定进行税务申报。

在利息支出的税务处理上,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首先,《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只有与特定资产购建或生产直接相关的利息支出才可能资本化,计入资产成本,其他则计入当期损益。其次,企业所得税法强调,关联方之间的债权性投资利息,如超出法定比例,不得在所得税计算中扣除。具体标准见《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详细说明。

总的来说,企业间的借款利息开具并非必须,但关联方的利息收入和支出必须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合理税务处理。理解这些规则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