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有银行体系主要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银行业经历了显著的改革,引入了多元化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恢复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运营。
新增了中国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增强了国内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通过地方参与,如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成立,打破了原有银行业务的地域。
四大国有企业——招商局集团、中信集团、首钢集团和光大集团也获得了银行牌照,催生了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进一步丰富了银行体系。
此外,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中国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也相继建立,推动了市场竞争和银行业务创新。
然而,2014年的一项满意度测评显示,国有银行在服务质量上存在一些问题,如等待时间过长和较高的银行手续费,五大国有银行中有四家的满意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个人客户满意度调查中,国有银行的得分普遍低于股份制银行,尤其是中国建设银行是唯一一家超过行业平均线的国有银行。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