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莟的拼音
2024-10-13 01:13:21 责编:小OO
文档

莟的拼音为hàn。

俗语云:“花木管时令,鸟鸣知四时。”自然界万物随著时令的更替周而复始,比如春桃、夏荷、秋菊还有冬梅。花开花落,都随著季节时序流转,自然而然地,它们本身也就成了季节轮换的标志,伴随著春去秋来、寒暑更迭,周而复始地点缀著我们的生活。

【唐韵】胡绀切,音憾。苗含心欲秀也。【韵会】花蘂也。古人总结令中开花时间最准确的花作为代表,称作这个节令的“花信”,也叫“花信风”。这是风与花的约定,风应著花期而来,叫做“信风”;一番风来,吹开了应季的花,就是提示节令变化的“花信”了。

花信风,如风信子,提起即有诗意。“风不信则花不成”,春风即是催花之风。南宋程大昌在《繁演录》中摘录了南朝徐锴《岁时记·春日》的一段文字,大意是说人们将三月花开时吹来的风称作“花信风”。《吕氏春秋》赞其为“春之德风”。

显然,宋人对“花信风”的理解与今天所言的花期大不相同,而是指“信风”,也叫“风信”,更具体的是清明前后,花开时的春风。春三月桃花将开未开,纤弱的枝丫在清冷的风中徐徐颤动,宋人春三月桃花将开未开,纤弱的枝丫在清冷的风中徐徐颤动。

桃花含苞的清丽场景

宋人梅尧臣诗兴顿起:“桃小未开春意浓,梢头绿叶映微红。君家歌管相催急,枝弱不胜花信风。”(《观刘元忠小鬟舞》)他真切地描绘了一番初春时桃花含苞的清丽场景。

再看慧洪的“弄晴雨过秧针出,花信风来麦浪寒”之句(《赠胡子显八首》之七),纵使春寒料峭,却也架不住清明已过,地气变暖,稻秧在水田中挺立、纤细葱绿,而越冬小麦已在应期而至的风信中翻腾起阵阵麦浪了。这里描写的花信风,都重“风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