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美国国防部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GPS,至1993年全部建成,并在1994年宣布在10年内向全世界免费提供使用权。尽管美国向外国提供的GPS信号精度较低,但存在声称其设置有“后门”的可能性。
2. 欧盟伽利略系统:1999年,欧盟首次公布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计划,旨在减少对美国GPS的依赖并打破其垄断。该项目计划发射30颗卫星,以实现全球覆盖,定位精度达到几米,并与GPS系统兼容。该系统原计划在2014年开始运营,但由于成员国间的分歧而多次推迟。
3. 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俄罗斯自上世纪70年代起研发并部署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目前,俄罗斯运行中的GLONASS卫星有22颗,其中16颗正常工作。该系统需18颗卫星才能为俄罗斯提供导航服务,至少需要24颗卫星才能提供全球服务。
4.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自2003年起,中国成功发射多颗北斗导航卫星,逐步建立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不同于GPS,北斗系统支持卫星与地面终端之间的双向交流。2020年6月,中国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完成全球系统星座部署。
请注意,上文中的时间点和可能已发生变化,例如美国已取消对民用GPS信号的干扰,而北斗系统已经完成全球部署。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