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哪些词拼音首音是st
2024-10-13 02:09:57 责编:小OO
文档

一、师徒 [ shī tú ]
1、士兵。亦借指。《左传·成公二年》:“畏君之震,师徒挠败。” 唐 张九龄 《敕平卢诸将士书》:“近日 安禄山 无谋,率尔轻敌,驰突不顾,遂损师徒。” 清 钱谦益 《直隶河间通判刘濡恩授承德郎》:“率彼师徒,捣其窟穴,此劳人报国之秋,而志士立功之会也。”
2、犹师生。指和徒弟。《韩非子·诡使》:“私学成群,谓之师徒。”《百喻经·蛇头尾共争在前喻》:“师徒弟子亦复如是。言师耆老,每恒在前;我诸年少,应为导首。”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他的五亲六眷,家辩卜理师徒,磕野模头拜把子的,布满全屯。”
二、身体 [ shēn tǐ ]
1、亦作“身躰”。指人或动物的全身。《战国策·楚策四》:“ 襄王 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汉书·王商传》:“为人多质而威重,长八尺馀,身体鸿大。”《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 歌利王 ﹝时﹞,割截身躰,节节支解。”《水浒传》第四回:“俺好些时不曾拽拳使脚,觉得身体都困倦了。” 方之 《在泉边》:“告诉你一件好笑的事,检查身体的时候,真紧张!”
2、体格;体魄。《管子·任法》:“利身体,便形躯,养寿命,垂拱而天下治。”《墨子·公孟》:“有游於 子墨子 之门者,身体强良,思虑徇通。” 唐 韩愈 《重云李观疾赠之》诗:“饮食为减少,身体岂宁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展开看时,不过说银子已经收到,在外要小心保重身体的话。” 方之 《在阁楼上》三:“好久不见了,老,你--,你身体还好吧?”
三、石头 [ shí tou ]
1、石;石块。唐 寒山 《诗》之一九三:“饥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 峄山 桐树半夜鸣, 泗水 石头清昼跃。”《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却是一条平坦大路,一块石头也没有。” 郭小川 《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诗:“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真珠,石头要化做黄金。”
2、古地名。在今 江西省 南昌市 北。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水之西岸有盘石,谓之 石头 , 津步 之处也。”《晋书·殷浩传》:“父 羡 ,字 洪乔 ,为 豫章 太守,都下人士因其致书者百馀函。行次 石头 ,皆投之水中,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殷洪乔 不为致书邮。’” 明 张煌言 《<奇零草>序》:“凡留供覆瓿者,尽同 石头 书邮,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清 恽敬 《杂记》:“《世说》言 石头 …… 豫章 之 石头 ,见《晋书》 周访 及 侯安都 传。”
四、食堂 [ shí táng ]
1、旧时寺院或公堂中的会食之所。晋 法显 《佛国记》:“入食堂时,威仪齐肃,次第而坐。” 唐 赵璘 《因话录·徵》:“每公堂食会,杂事不至,则无所检辖,惟相揖而已……又序行,至食堂门,揖侍御史。凡入门至食,凡数揖。” 唐 柳宗元 《新食堂记》:“ 贞元 十八年五月某日,新作食堂於县内之右,始会食也。”
2、指机关、团体等供应本单位成员用膳之所。魏巍 《走在时代的前面》:“建成社会主义的日子,并不会像我们的表针一指到十二点食堂里就开午饭那样的准确。” 冰心 《离家的一年》:“进了食堂,他便坐在 小唐 的桌上。”
3、泛指经营和管理公共伙食的机构。如:机关食堂;居民食堂。
4、饭馆。
五、疏通 [ shū tōng ]
1、亦作“踈通”。通达。《礼记·经解》:“疏通知远,《书》教也。”《史记·五帝本纪》:“﹝ 颛顼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汉书·匡衡传颂灶缓》:“治性之道,必审己之所有馀,而强其所不足。盖聪明疏通者戒於大察,寡闻少见者戒於雍蔽。”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让官表》:“臣识昧疎通,学非殚洽。” 章炳麟 《检论·订孔下》:“故疏通知远者恕,文理密察者忠。”
2、俊爽;爽朗。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康 ( 嵇康 )子 绍 ,清远雅正; 涛 ( 山涛 )子 简 ,疎通高素。”《晋书·王濬传》:“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周书·梁台传》:“ 台 性疎通,恕己待物。至於莅民处政,尤以仁爱为心。”
3、疏浚;开通。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河 出 孟门 之上,大溢逆流…… 大禹 疏通,谓之 孟门 。”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唐 时, 黄河 不闻有决溢之患……而 汴河 亦不闻疏通之事。”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且又建闸疏通一切沟洫渠堰。”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