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农村宅基地纠纷诉讼时效20年
2024-10-13 00:52:34 责编:小OO
文档

一、农村宅基地纠纷的类型及特点
宅基地纠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因权属不明引起的案件,另一类是因侵权或随意处分宅基地引起的民事案件。宅基地纠纷通常与房屋纠纷、相邻权纠纷、婚姻、继承纠纷及分家析产纠纷相伴生。
二、农村宅基地纠纷立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审查原告资格:原告应与争议宅基地有直接利害关系,或因他人侵权行为而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原告提起侵权之诉时需提交宅基地使用证。
2. 审查被告资格:(1)被告与原告权利有直接法律利害关系,如占有争议宅基地的人;(2)妨碍原告合法使用宅基地的人,如越界建房的人或阻止施工的侵权人。
3. 确定主管权:首先,判断是否为行政案件;其次,审查是否有其他不属于管辖的情况,例如单位将土地提供给职工建私房所引起的纠纷。
4. 执行最高人民的批复:如果当事人提出的侵权事项未涉及处理决定,则应立案受理。
三、法律条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权利受到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权利人申请决定延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应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