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今年的农历有两个7月,这个闰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2024-10-13 02:22:56 责编:小OO
文档

阴历中的闰月是如何确定的?
每个月都含有两个节令,古代劳动人民把前个节令(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称“节令”;而后个节令(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称为“中气”。农历闰月的安置规则是这样的:如果一个月不含中气,则被定为前个月的闰月,这个规则一直沿用至今。
为什么会有农历月份没有中气的情况呢?实际上,两个中气之间平均为365.2422÷12≈30.4368日,这意味着30或31天。由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在近日点(春分、秋分)运动较慢,两个节气间的时间最多可长达31.45日。而农历的一个朔望月平均只有29.5306日,农历小月29天,大月30天。这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有的月份(通常是小月)开始时上个中气已经过去,结束时下个中气还没来。例如,2001年(辛已年)小满是5月21日(农历四月二十九),下一农历月份初一是5月23日已经错过小满,但这个农历月结束在6月20日,而夏至是6月21日,因此这个农历月就没有“中气”,且在农历四月之后,就称为闰四月。
今年春分是3月20日(农历二月三十),下个农历月初一是3月21日,结束于4月18日,第三天4月20日是谷雨。因此,今年农历二月后面的这个不含“中气”的月份被定为闰二月。根据这样的置闰规则,2006年闰7月、2009年闰5月、2012年闰4月、2014年闰9月、2017年闰6月、2020年闰4月。
至于阴历哪一个月是闰月,这涉及到节气。虽然常说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但准确地说,应该是一年有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这十二个中气,哪一个中气属于哪个月,是有规定的。例如,雨水是正月的中气;春分是二月的中气;谷雨是三月的中气;小满是四月的中气;夏至是五月的中气;大暑是六月的中气;处暑是七月的中气;秋分是八月的中气;霜降是九月的中气;小雪是十月的中气;冬至是十一月的中气;大寒是十二月的中气。
至于十二个节气在哪几个月里,就不一定了。由于阴历的一个月平均是29天半多一点,但从一个中气到下一个中气的间隔却平均是30天半少一点。这样中气在阴历的月份里要逐月推迟1天光景,到一定的时间,中气就可能推到到一个月的末尾,如果接下来的第二个月又是小月,很可能这个月就没有中气,因为下一个中气移到第三个月的月初去了。中间的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就算是上个月的闰月。
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有闰年的一年称为闰年。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或384天。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因此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
农历没有第十三月的称谓,闰月按照历法规则,排放在从二月到十月的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如四月过后的闰月称为闰四月。
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例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闰月加到哪个月,以农历历法规则推断,主要依照与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相符合来确定;农历的闰月天数与正常月份天数一样,为29或30天。
农历所谓“闰”的说法,只有闰年和闰月称谓,公历也有闰年的称谓。公历1982年至2042年与农历闰年闰月对照表显示,闰月出现的具体日期和干支年对应关系。
闰年的计算方法是: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或被400整除的年份为闰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