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关于农历中大小月的问题
2024-10-13 02:22:58 责编:小OO
文档

农历,也称作夏历,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夏代。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因而能够流传至今。农历依据全年的自然日数划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年节。二十四节气包括:春季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此外,全年的月份根据月相变化周期设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每月的初一称为“朔”,每月的十五称为“望”。在“朔”日,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其暗面对着地球,因此人们无法看到月亮。在“望”日,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太阳在西边落下,月亮在东边升起,此时能看到满月。由于农历一年大约为355天,与地球年相差约11天左右,因此每3年要设置一个闰月,每19年要设置7个闰月。闰年的月份设置要根据节气情况灵活决定。
农历既基于地球回归年,又依据月相变化,同时还参照气象、物候和农事活动,因此其实用性强,成为便于记忆的历法。在我国,农历特别适用于中原地区。
农历的月份以朔望月为基础,其平均长度为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天),因此农历的月份为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与纯粹的阴历不同,农历通过设置闰月和闰年的方法,以及遵循二十四节气的规律,使得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等,因此它也具有阳历的成分。
据说我们的祖先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开始使用农历。后,我国将其称为“农历”。至于“农历”这个名称的由来,可能是因为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因此制定历法必须服务于农业。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基准,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因此农历的月份为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与纯粹的阴历不同,农历的大小月不是简单交替,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算。
农历的每个月初一都是“朔”日,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且黑暗的一半对着地球。有时可能会出现两个大月,或者连续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长于29.5天,所以在农历的100个历月里,大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基本上是以12个月作为一年,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为354.3667天,与回归年相比,大约相差11天。为了消除多余的天数,每隔3年就要增加一个月,即闰月,这样有闰月的一年也称为闰年,共有13个月。闰月的设置主要依据节气情况。
农历是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根据月亏确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相吻合,每隔2到3年增加一个月,即闰月,因此农历的闰年有13个月。农历没有第十三个月的称谓,闰月会按照历法规则,放在从二月到十月的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月份为闰月,如四月过后的闰月称为闰四月。
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规则是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使得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例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都是闰四月初五。
闰月加到哪个月,主要依据农历历法规则和与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相符合来确定。农历的闰月天数与正常月份天数一样,为29或30天。
在农历中,“闰”的说法仅用于闰年和闰月,而公历也有闰年的称谓。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